關於孩子學琴您應該知道的一些事情

選擇讓孩子學琴這件事,

家長需要做到心中有數,

最初讓孩子去學琴是為了什麼?

只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氣質

是所謂的不輸在起跑線上?

還是決心讓孩子走專業路線

弄明白這一點後,

剩下的就是要陪孩子一起堅持!

關於孩子學琴您應該知道的一些事情

孩子還小,她們並不具備做出正確選擇和辨別事情對錯的能力,所以需要家長們來為他們選擇一個正確的努力方向。

家長一個不走心的選擇,也許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關於讓孩子學琴這件事,

家長們要搞清楚什麼才是重要的,

什麼又不太重要?

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家長

為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

孩子學琴,這 3 點其實並不重要

01、級別不重要!

學琴的家長大致見到面喜歡聊的話題,你們家孩子“考幾級了?”我們要明白以下3點:

首先 對於考級要抱著一箇中立的態度的,琴童在練琴的初期,大多是家長的意願佔比大一些,而後是孩子培養出的喜歡。我們讓孩子來考級是給孩子定目標,用來勉勵自己的一種方式,是獲得成就感的一種體驗,這種體驗是一種自我肯定。

但是 有時,家長朋友很容易在孩子學琴過程中,把學琴潛移默化的轉換成了“應級教育”,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考級,而忽略了孩子生活方式的養成。

所以 要把考級當做一種歷練,看的輕鬆一些,當你真正享受到音樂帶給你的財富時,其實那幾級證書,也只是個過程罷了。

02、難度不重要!

很多家長把孩子領來學琴,開始興趣正濃,天天盯著孩子練,著急看到成果,恨不得孩子剛剛會識別譜子,就催著讓孩子練習曲子,然後便問老師:“我家孩子學的進度怎麼樣,適合學琴嗎?”

學琴我們一直在強調,學習漫長而艱苦,尤其是初期,需要打下紮實的基本功,其實不要小看現在彈奏的一個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哪怕只有幾個音符的練習曲,那都是在為今後能夠在琴鍵上游刃有餘打下基石。

很多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後,就會覺得日常的練習枯燥乏味,不如練習曲子好聽,但熟不知,如果是這樣,你的學琴之路可能已經走到了盡頭。

所以,學琴需要基本功,雖然每個人的自身條件有所差異,但是隻要有科學的訓練和勤奮的努力,你會發現,收穫會遠遠超過你的預期!

03、結果不重要!

學琴的人很多,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學成“家”的,只要自己努力學習和練習過就不用後悔了。

家長不要把目標定得不適合孩子,也不要盲目與別人家的孩子攀比,因為那樣的結果只會讓孩子很累,而且還會產生不良情緒。

學琴最主要的目的是:

通過學會享受藝術從而享受生活,還有得到通過練琴培養出來的獨立自主的精神和毅力等等。但無論為了什麼而學、學成什麼樣了,都不要做級別和虛榮心的奴隸。

弄清楚上面這些其實並不重要之後,

那什麼才是重要的呢?


關於孩子學琴您應該知道的一些事情

孩子學琴,這 4 點最重要!

01、基本功很重要!

從小打好基本功是沒錯的,但是決不可拔苗助長。

對於教學來說,規範而漸進性的基本功練習是最科學的,也是打基礎最牢的,對基本功的要求高不是表現在“一個月內速度彈曲”等速成上,也不是一些吹噓的速成班廣告,而真的是在手型、坐姿等每一個細節上,學琴是“慢工出細活”的,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

學琴就像造房子,需要打地基,學琴的地基就是基本功,地基不牢,再漂亮的房子都叫危樓。

02、交流很重要!

藝術貴在交流,只有交流才有提高。交流是無處不在的,比如與老師交流、舞臺表演等等。

能讓我們打開心扉,讓我們變得開朗豁達,這是音樂的魅力屬性。我們要多鼓勵孩子交流,也要多和孩子交流,而不是催促和耳提面命。還有,就是要讓孩子多參加活動,大到音樂晚會,小到朋友聚會,都是孩子展示自己的舞臺,通過這種方式,磨礪孩子的品質,你會發現,每一次登臺,他都會給你新的驚喜。

03、 專業輔導很重要!

音樂是一個十分專業的藝術類別,靠自己的摸索自學,基本沒可能,一定要保證琴童有專業的輔導,然後加上自己勤奮努力地鑽研,有句老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前提還是要有個專業的師傅,這樣學習鋼琴才會少走彎路。

所以找一個好的老師很重要,讓你養成好的習慣,打牢基礎,而後就是要努力堅持,沒有捷徑。

04、興趣很重要!

一個學生從剛開始接觸琴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要培養好這個時期的基礎和興趣。這個時期不僅是教師、就連家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營造一個好的環境會讓孩子培養出好的習慣和興趣,否則會相反。

現實中有很多情況是父母自己不喜歡,卻硬逼迫孩子學。在這種狀態下要讓孩子喜歡和熱愛鋼琴就實在太難了。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其實,家長們很必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做到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練琴環境和學習氣氛?

如果父母也能學一點就更好了,這樣還能跟孩子交流、合奏,會對孩子學琴的積極性大有幫助。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微博搜索(拉小提琴的滷蛋)/(博陽提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