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小提琴要注意規律性重音的訓練

學小提琴要注意規律性重音的訓練

學小提琴注意加強“規律性重音”的訓練。“規律性重音”是維持節奏穩定進行的基本保證,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節拍”中有節律出現的“重音”。

我在上合奏課時,經常發現一些學生在節奏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問題。當他們在單獨演奏樂曲時顯得非常熟練,但是在合奏中卻顯得節奏不穩定,當你對他們提出具體要求時,更是難以實現。追根求源,問題主要出在節奏上。

我曾今做過一個試驗,把一個節拍器放在前面,讓學生一個一個的跟著節拍器的節奏演奏同一首樂曲。這時,同學們都感覺到自己的演奏要與節拍器的節拍對齊是多麼困難,總是感覺節拍器不準。當然,在單獨演奏時的奔放、激情和天花亂墜也就跑的無影無蹤了。

這說明同學們在練習時對節奏的要求不夠嚴謹;沒有受到過客觀因素的制約;沒有掌握“規律性重音”並將其融入自身的音樂感覺中。

學習音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節奏問題。節奏是時間藝術的基本要素。它是一個連續而又有間歇的運動,其中節拍的強弱或長短交替出現而合乎一定的規律。

在音樂中,節奏為旋律的骨幹,亦為樂曲結構的基本因素。音樂節奏是一門嚴謹的科學,是由多種因素、條件複合而成的,是受人類行為而產生的聽覺習慣和時間值所制約的。解決節奏問題首先要了解節奏的定義;節奏的功能;節奏的內涵等要素。

節奏是有規律、有秩序的行為運動,從音樂的角度講,它是旋律組成的第一要素。它在某種意義上可以不受旋律制約而單獨進行。節奏是極其重要的音樂表現手法也是形成曲式結構的基本因素。

節奏包括“重音、節拍”、“速度”、“節奏型”等基本因素。學習節奏首先要學好“重音和節拍”。節拍的定義是:“樂曲中週期性出現的節奏序列。每一序列包括二至三拍(或複合成四、五、六、九拍等),其中第一拍為強拍,其餘為次強拍或弱拍,反覆出現而形成有規律的強弱更替。” 

我們用“拍號”來標明“節拍”的形式,並定義一小節內諸音之間的輕重關係,如:2/4拍為一小節兩個四分之一音符,規律性重音在每小節的第一個四分之一音符上,其它如:4/4;6/8;3/4等等就不一一說明了。就這個問題去問每一個學生,他們都會回答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微博搜索(拉小提琴的滷蛋)/(博陽提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