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之下,一定要玩轉農超對接,不落後才能不被淘汰!

傳統的農超對接,其實,超市只是根據規模、資質來選擇供應商。

農超對接可以大大提升產品的新鮮程度,也可以帶來更多的流量,並提升客戶的粘性。同時生,鮮類產品和原產地產品可以大大的發揮超市的倉儲和冷鏈優勢。總之,在互聯網 +的大背景之下,我們增加農超對接的產品,對實現盈利模式轉型,尋找新的利潤區,為社區引流,提升客戶粘性,與客戶建立長期的交易關係都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的。

互聯網之下,一定要玩轉農超對接,不落後才能不被淘汰!

最重要的也是農超對接有利於保障、提升農民的收入。因為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少中間環節,增加農民收入同時讓利消費者;另一方面可以順應土地流轉的大趨勢,通過增加單個農民的種植面積,從而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並且在互聯網+之下,農超對接將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例如,在傳統模式下,商超通常是對商品進行經驗性的評估缺貨情況,隨著互聯網+出現之後,超市就可以利用大數據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評估,就可以做到相對準確,從而建立農超對接供應商遴選機制。消費者也可以對歷史數據進行精準分析,對未來需求進行相對準確的評估,向基地下訂單,從而確保產品的新鮮度和品質。超市也可以採用和基地合作的模式,要求基地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定製生產自身需求的商品。這樣,就有利於超市推廣自有品牌的農產品,獲得較高的信譽。

藉助大數據,超市能夠對需求進行預測,有效提升其吞吐能力;城市周邊的農產品大豐收卻價格暴跌的情況將會大大減少,也有利於保證農民的收人和權益。

如果我們的農戶能夠抓住商超對接這一模式,並且弄懂了商超對接的內在需求和要求,就不愁產品沒有地方銷,種出好產品賣不上好價格了。並且我們要敢於嘗試,因為隨著銷貨渠道的增多,競爭越發激烈,只有接觸新事物並加以利用新事物,才能夠不被市場所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