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歲之鐘

2019

辞岁之钟

老遠從臺北到京都,只單純為了聽一聽寺廟裡的辭歲之鐘。

據說,子夜一到,遍山寺院的鐘聲就要一同響起,徹夜不息。

下午特地睡了一覺,醒來時已是十時許,用了餐,從客棧出來,便往東山的寺廟區走去。

東山是京都外緣地勢較高的一帶,丘陵綿亙,古老的寺院一一毗連建築在山坡上。

幾個我熟悉而喜歡的寺廟中,清水寺據位最高,有彎曲的石板小道盤桓上山,兩旁是專門售賣著名“清水燒”陶製品的小店鋪。

清水寺依陡崖而建,用巨大的柱樑架構支撐著,那臨崖懸空的一面便可見謹嚴聳峻的結構之美。寺後又有“羽音瀧”,引山泉涓滴入石槽下注如瀑,來拜觀的遊客用長柄的錫勺凌空接水而飲,也是祈願納福的意思吧。秋天清水寺滿山紅葉又如火燒,這諸多因素,便使清水寺聞名於世了。

京都大部分的寺廟年代久遠,漆飾落盡,只剩原木的樸質。斗拱屋簷下常用鐵絲作網罩護,防鳥雀築巢,以維護古蹟。然而鳥雀還是常在樑柱間穿飛,加上人們豢養的鴿子,下飛啄食,使人想起杜甫遊長安大雲寺時詩中的句子:“黃鸝度結構,紫鴿下罘恩”。“罘罳”指的是建築中鏤空的木雕裝飾,在京都看到的寺廟大多保持唐宋的風格,“結構”與“罘罳”都粗壯結實,給人力學上厚重謹嚴的感動,還沒有發展到明清建築過度繁縟瑣細的程度。

京都不少地方使人緬想起長安,街道的規格、建築式樣、地名、寺廟、節日風俗,都使人隱約回味著唐詩與繪畫中的景象。尤其煙嵐幽深的東山,一山蒼翠,寺院林立,是古文化的重要活動區。在那靜謐曲折的巷弄石板路間行走,彷彿一照面就要碰見騎驢而來的李賀,正苦吟著一句將要驚動世人的新詩:“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上只是密蓄著濃厚雪意的灰雲,我一路往清水寺走去,心想,那裡鐘聲清亮,而且可以俯瞰京都夜裡的燈火。

街道上擠滿了人。從各處趕來的百姓,都擁向東山的各寺廟去,等待一敲那既是告別又是祈願的辭歲之鐘。

女子們都刻意打扮過,穿顏色鮮麗的和服,腰間纏扎橘紅色或紫色醒目的帶飾。高高的髮髻上滿插成串的小花、鈴鐺、羽毛的各色飾物。

雪剛融化,地面上還潮溼,女子們摟著衣裙的下襬,在滑濘的石板上款款而行,衣裾下露出潔白襪子包裹著的美麗足踝。她們躬身屈膝行走,彷彿手中摟著珍貴之物,怕弄傷了,那種謹慎,便使僅僅是行走也有了舞姿似的婀娜。

一個明豔的女子和夥伴調笑,被友伴嗔怪,又是歉意,又是頑皮,舉袖掩口而笑。笑聲如鈴,久久不肯散去,在清冷的空氣中化作一縷縷悠長的白煙,慢慢升舉、變幻。彷彿因為寒冷,笑聲凝止了,化作視覺上煙的悠揚,在這歲月與歲月交關的時刻,使我望著那不可知的升舉與變幻,有空漠與悲哀的感喟啊!

清水寺的鐘在入寺的山門附近。山門是獨立的一幢如漢闕的建築,榱桷崢嶸,簷宇飛張,使人感覺著意氣風發的氣勢,而這裡,地勢頗高,已可以眺看京都市燦爛如花的夜之燈火了。

鍾頗大,有一人高,鐘壁沉厚,用極粗的繩索纏縛懸吊在鍾亭的木樑上。鍾旁另外懸垂著一根橫置的木柱,有腿肚粗細,可以拉動,那就是撞鐘發聲的木杵了。

一路蜿蜒的山道上全佈滿了人,排隊靜候子夜來臨。

我看了一會兒那安靜等候的眾人的面容,有年輕結伴來的女眷,有老年夫婦,有悽苦的、美麗的少年……原為了敲辭歲之鐘來的,我此刻卻只想細看那虔誠守候辭歲之夜的世人的面容。

山腳下京都的繁華和石苔上一簇未融殘雪的晶瑩,都可讚歎,我又繞到寺後,聽夜靜無人時“羽音瀧”涓細的水聲。

陡地,那第一聲的辭歲之鐘轟然響起。啊!告別原來是這樣鄭重。

我繞回寺前,在一塊突起的盤石上俯瞰鍾亭。

撞鐘的人在鍾前一擊掌,那清脆的掌聲是宣告、是信諾、是歲月交關的時刻許給這天地的一願。他合十深深一拜,拜完,才上前一步,用力拉動木杵,全力在鐘上撞出驚動天地的一響。

南禪寺、銀閣寺那邊也傳來了鐘聲。

四山都是鐘聲了,遠遠近近,此起彼落,那麼多已逝去的和未逝去的眷愛、憂苦、祈願與祝禱,化作這在天地間連綿不斷的鐘聲與鐘聲的迴響。

我在磐石上深深一拜,這鐘聲中眾人的悲苦與喜樂,我也都有一分啊!

辞岁之钟

林青霞、龍應臺推崇的美學大師

三十餘載散文精粹

獻給孤獨心靈的至美獨白

辞岁之钟

隨書附贈2019手摺月曆

辞岁之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