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即劍”的劍聖:宮本武藏

1月17日,對於熱門手遊王者榮耀的玩家們是個有點小小特別的日子,因為我們迎來了了S14賽季,而貓頭喜歡的被連砍了已經數不清多少刀的宮本武藏,終於在這次更新中加強了!!!真的是破天荒啊,有木有?現在貓頭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想要去秀一番操作(還是等到下班吧...),一展這位島國劍聖的風采。

“一切即劍”的劍聖:宮本武藏

王者榮耀中的宮本武藏形象

那說起來貓頭為什麼會喜歡宮本武藏呢?

因為貓頭從小就一直有著一個俠客夢,想要仗劍天涯,路見不平,把劍相助。但苦於中國古老的劍術在現在近乎失傳的狀態,所以貓頭便一直對日本劍道有著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便解到了宮本武藏。

歷史上的宮本武藏

宮本武藏(みやもと むさし/Miyamoto Musashi,1584年—1645年6月13日),日本戰國末期至江戶時代初期的劍術家、兵法家、藝術家。因與佐佐木小次郎決戰而一舉成名。 晚年出仕於細川家。留有劍術書《兵道鏡》,兵法理論著作《五輪書》(世界三大兵書之一)、《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條》。

“一切即劍”的劍聖:宮本武藏

宮本武藏畫像

沒錯,上圖就是宮本武藏的畫像......

他並不像遊戲中的形象那樣霸氣凌人

“一切即劍”的劍聖:宮本武藏

遊戲中宮本武藏形象

也沒有影視劇中那樣的灑脫帥氣

“一切即劍”的劍聖:宮本武藏

木村拓哉飾演的宮本武藏

而且也沒有年輕時候的畫像留下,給後人一點幻想的空間...

好了,扯遠了...

宮本武藏生於天正十二年,也就是1584年,說是戰國時期,其實應該算是日本戰國末期,江戶時代初期。他跟隨他父親新免無二之助一提真在日本崗山縣學習劍術。成年之後參加過合戰。後因合戰中豐臣秀吉戰敗,德川家康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開始暴力清洗戰爭中為豐臣秀吉一方效力過的人,而宮本武藏正是其中一員。但當時,宮本武藏所在的姬路城的城主甚愛其才,並沒有殺掉武藏,而是將他關在姬路城天守閣的樓頂,這一關就是整整三年。三年,武藏一直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在這三年裡他一直在天守閣中不停地修煉劍術,學習日本與中國的古老文化。

出關之後,他開始不停的主動去挑戰各路劍道高手,決鬥多達六十餘次,他未有一次失手。

武藏的一生,是征戰四方,不斷擊倒敵人,超越自我的一生。

巖流島之戰

宮本武藏一生的決鬥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戰就是與佐佐木小次郎的決戰——巖流島之戰。

“一切即劍”的劍聖:宮本武藏

影視劇中的巖流島之戰

如果說,武藏是一步步從平凡中逆襲成名的話,那麼,小次郎可以說是天姿卓絕的驕子了。歷史上關於佐佐木小次郎的記載較少,大多隻存在於人們津津樂道的嚴流島之戰。

佐佐木小次郎出身名門,相傳他相貌英俊,玉樹臨風,但與日本當時的紈絝子弟不同,小次郎一直醉心劍術,並在劍術上取得巨大成功。

他擅長使一把大太刀,這把太刀長三尺二寸,攻擊範圍巨大,連天上飛翔的燕子也能被他掠下。

“一切即劍”的劍聖:宮本武藏

動漫fate中的佐佐木小次郎形象

巖流島一戰,大多數人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武藏的遲到和挑釁,還有太陽的位置上。

實際上,武藏靠的是真實的劍法來取勝,而非遲到,挑釁這種小道。

心理戰適用於對付新手,但對佐佐木小次郎這樣身經百戰,心如鐵石的高手全然無用。天人合一的劍法勝負秘密就在巖流島的本身上,誰能和巖流島合二為一,誰就能取得比武的勝利。

小次郎的刀“備前長船長光”長三尺四寸。當時普通日本刀的長度為二尺八寸。相對而言,這是一把超長的刀。

小次郎出身是用小太刀的中條流。小太刀的打法是近身連劈猛刺。而據記載,小次郎的刀法特點和小太刀刀法特點一樣“百變千幻”。小次郎能將小太刀的刀法用在超長的刀上,這說明小次郎的腕力非常驚人。

小次郎的秘劍名叫“燕返”。從小次郎的師承流派和名字推測。燕返有可能是一種步法高速進退的刀法。或者是利用小次郎自身過人腕力,讓大太刀迅速連擊的刀法。又或者兩者皆是。

“一切即劍”的劍聖:宮本武藏

“燕返”創意圖片

由於備前長船長光的長度比其他刀長。所以無論燕返是步法如燕一樣進退,還是刀像燕一樣迴轉。都有距離控制上的優勢。完全可以突然進步砍對手,然後退步,對方根本攻擊不到自己。或者第一刀失敗後,有比對方多一步的迴轉攻擊時間出第二刀。

那武藏呢?

武藏精通的是二刀流,其實是兩手分用的單手刀法。換言之,也是一種變種的小太刀法。因此武藏也精通步法進退。

武藏只在被群毆時用二刀流。比武時一向只用一刀。在單刀刀法上,武藏未經名師指導,並無太大優勢。但武藏能單手使用太刀,腕力也是過人的。

短刀要戰勝長刀,必須快速突進,進入到雙方都能攻擊到對方的距離。如果不能進入這個距離,就只能任對方宰割。

巖流島是一個有著沙灘的海島,在沙灘上,任何人的移動都會比平時慢。這個移動慢,將會是短兵器對長兵器時的致命傷。而雙刀更是難以發揮。

小次郎深知此道,所以他選了巖流島為比武場。務求將對方移動速度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發揮自己長刀的優勢。

如果燕返是快速進退類的刀法,那他還有一個額外優勢,就是在沙灘上,後退比前進更方便。他完全可以快速後退,在對方攻擊距離外將進攻的對手砍死。

武藏也知道自己如果在沙灘上使用短兵器或雙刀,必輸無疑。而如果事先定製更長的武器,勢必被他人得知,讓小次郎有所準備。

所以武藏選擇在船上用木槳臨時削成四尺二寸長的長刀。木刀比同重量的真刀更長,速度更快。而殺傷力並不弱。

所以,武藏遲到了。

而且,他選擇遲到的另一個原因——他在等待漲潮!

在漲起的潮水中,武藏不等船靠岸,就跳下水,向小次郎跑過去。他並不上岸,站在漲起的潮水裡,等小次郎來迎擊。齊膝深的海水,比沙灘更能延緩對手的移動速度。這是一個針對小次郎而打造的陷阱。

小次郎自覺武器比對方長,所以他並不害怕踏入水裡。

而且如果武藏在深水,他在淺水,他的攻擊距離優勢會更大,所以他迎浪而上。在水中截擊武藏。他也沒有避開直射自己眼睛的陽光。

因為在海水中。企圖向旁快速移動,會造成重心不穩。而且以他的劍術程度,恐怕不會介意陽光的干擾。或者說,小次郎寧可被陽光干擾,也不放棄自己在淺水區,對方在深水區的地形優勢。

武藏深恐小次郎發現自己刀的長度,於是大聲嘲諷小次郎把刀鞘丟掉的行為,分散小次郎的注意力。並且上段勢舉起木刀。

在刺目的陽光下。小次郎理所當然地會集中注意力在武藏和自己之間的身體距離長度,而不是刀的長度上。而且還可能會暗笑武藏的遲到,嘲諷是何等低劣的心理戰術。

漲潮時的海水,對武藏有著推進移動的作用。但對小次郎的幫助不大。除非小次郎願意失去重心,把重心交給海浪。

接下來,就是一閃分出勝負了。小次郎沒有機會用出燕返。他的腳被巖流島的海水和沙灘抓住了。

“一切即劍”的劍聖:宮本武藏

巖流島之戰紀念雕像

宮本武藏的一生

宮本武藏的人生,便是向自我的挑戰,勇敢地走入這個世界,通過對自我的提升影響到他人,一切即劍,因為一切均可改變。

宮本武藏信奉“一切即劍”,佐佐木小次郎信奉“劍即一切”。

在最終的巖流島大決戰中,宮本武藏的“一切即劍”,打敗了佐佐木小次郎的“劍即一切”。

一切即劍!

因為生命是刀鋒上綻開的花。

這便是積極的人生,才會有積極的未來。

人生總有許多不如意之事,困難與荊棘會圍困著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們在起點就不公平不公正——正如宮本武藏的出場不過是關原大戰中的一名小卒,而且身為戰敗一方還遭到了通緝,如此的十八歲,比之今天許多十八歲的少年又如何?

向自我挑戰。

猴子向自我挑戰,於是它從樹枝走到地面,從它變成了他(她)。

智人向自我挑戰,於是他們走出了非洲,成為全世界現代人類的祖先。

古人向自我挑戰,於是他學會了播種收穫,從獵人變為農夫。

古埃及的原始人向自我挑戰,於是他創造了青銅器,建造起了金字塔。

人類的每一個進步,都源於我們每個人對自我的挑戰,而對人生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