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宰公雞,這個年俗你知道為什麼嗎?

二十七,宰公雞,這個年俗你知道為什麼嗎?

二十七,宰公雞,這個年俗你知道為什麼嗎?

民謠中有一句話叫做二十七宰公雞,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要說二十七宰公雞呢?二十七宰公雞是為什麼呢?為什麼要在二十七宰公雞呢?

臘月二十七即過年的前夕,民諺稱,“二十七,宰公雞”,意思就是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宰殺自家的公雞。

為什麼臘月二十七要宰公雞呢?老例兒講雞在天上是酉官,他是唯一化身在人間報時的吉神,宰殺雞是為了雞迴天庭可以休息,給玉皇大帝彙報這家人是否勤勞,是否可以在除夕夜給這家人報吉祥。而過去又以雄為長,以公為大。公雞為大雞,與“大吉”諧音,取大吉大利之意。

當然,這天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上店趕集、集中採購。春節期間的“上店趕集”雖然也有與往日集市貿易、購缺賣餘的內容,但更多的是買賣年節物品,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因此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過年怎麼吃雞比較好呢

正因為宰公雞有“大吉大利”之意,做得的雞不能一次吃光。每頓飯只吃兩筷子,意思意思,使這“大吉大利”維持得越久越好。可見,過年殺雞做雞隻是擺樣子,總要端上端下的。直到不吃要壞了,才把它吃光。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都好了,雞鴨魚肉經常吃,但雞肉的營養豐富,過年的時候還是要準備雞,也取吉利的意思。今天介紹一下雞肉的小知識。

二十七,宰公雞,這個年俗你知道為什麼嗎?

雞的種類繁多,品種達到幾百種,我們平時常見、經常吃的有白羽雞、三黃雞等。那麼哪個品種的雞好吃呢?

白羽肉雞就是那種生長40多天就可以出欄的雞,正是因為它長的快,所以被很多人質疑是餵了激素,事實上這種雞它就是長的快,這是人家的強大基因決定的,就是因為它長得快,所以才被全世界大範圍的養殖。我們吃的雞肉主要也是白羽肉雞。通常,我們在超市買的雞腿、雞胸大多是白羽肉雞,在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店吃的漢堡裡的雞塊、炸雞等,都是白羽肉雞。白羽雞的生長週期是非常的短,可見它的體質也是非常弱的,那麼自然抵抗力也沒有家中自己養的雞的體質好,所以說在口味和口感、甚至是營養價值上都是非常一般的。

二十七,宰公雞,這個年俗你知道為什麼嗎?

而三黃雞指的是羽毛是黃色的,雞爪子也是黃色的,嘴巴也是黃色的,這就是三黃雞,它的肉質非常的鮮美,而且皮脆骨軟,不要小看三黃雞的體型很小,但是它的分量確實非常足的,一般一隻成年雞的體重大概在三到四斤。而且在農村,三黃雞基本上都是放養的,而且還不用飼料進行餵養,而且它的肉質和吃起來的口感是非常不錯的,熬出來的雞湯也是非常鮮美的。

本圖文,由坤媽廚房作者原創,喜歡的老鐵們請關注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