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討厭的5種聲音

人類最討厭的5種聲音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對一些特殊的聲音非常敏感,聽到時,會感到刺激甚至恐懼。

英國的研究人員曾做過聲音調查,測試出了人們最討厭的5種聲音,並分析了為什麼這些聲音會令人煩躁或懊惱。公眾號Discovery探索頻道發佈了調查內容。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研究人員曾招募志願者做測試,播放了74種聲音的音頻,讓他們評價對這些聲音的感受。

最後結果顯示,人們最討厭的聲音排行前五名分別是:刀子刮玻璃瓶的聲音、叉子刮玻璃的聲音、粉筆刮黑板的聲音、尺子刮玻璃瓶的聲音、以及指甲刮黑板的聲音。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早期,研究人員曾認為,是聲音頻率導致這種聲音讓人不適。

但是, 1986年,美國西北大學做了個試驗,證明這種猜想是不正確的。他們是這樣做的,研究人員錄下了一些人們感到不適的聲音,在播放時,分別過濾掉不同波段的音頻,來讓測試者試聽。

結果表明,即使過濾掉了高頻音,受測者仍然受不了;而過濾掉低頻部分,受測者反而認為能接受;加大或者調節音量,受測者感覺沒有不同。

最後,科學家拿這種聲音和自然界的聲音進行了類比。結果卻發現,這種聲音和一種低等靈長類動物——日本長尾猿的警告聲非常相似。

所以,科學家推測,人類會對黑板刮擦之類的聲音那麼敏感,可能是進化早期遺留下來的簡單反射。這些讓人難受的聲音,可能和進化早期同類的危險警告聲相似,也可能和那時的某種天敵的叫聲很相像。

那麼,到底是哪個部位受不了這種聲音,耳朵還是大腦?

有研究認為,人類耳道的形狀經過漫長的演化,可能已經能放大一些對交流和生存有重要意義的聲音。所以,對手指甲刮黑板發出的噪音感到痛苦,就成了這種演化功能的一個副作用。

另一篇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的論文中,研究人員也提到,類似指甲劃過黑板的聲音,會觸發大腦中兩個區域之間交流信號的升高。其中一個區域叫聽覺皮層,它和聽覺有關;另一個區域叫杏仁核,它和情感有關。當人類聽到不悅耳的聲音時,處理聲音的區域和處理情緒的區域就會出現互動。而且,聲音越難聽,這兩個大腦區域之間的活動就越強烈。

研究人員總結說,人類對尖銳的高音特別討厭,正是因為大腦杏仁核先受不了了,傳出痛苦信息給聽覺皮層,然後人類會感到頭皮發麻,甚至全身起雞皮疙瘩,心裡會非常排斥這類刺耳聲音。

以上就是關於人類最討厭的聲音以及背後原理的一些分享,希望對你有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