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翻譯世界到翻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翻譯研究概論》出版

從翻譯世界到翻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翻譯研究概論》出版

近日,著名學者、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許鈞主編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翻譯研究概論(1978—2018)》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作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之作,該書全面展示40年來中國翻譯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這些成果在推動翻譯學學科建設及翻譯事業發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和國際合作等方面體現出的時代價值與發揮的重要作用。

從翻譯世界到翻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翻譯研究概論》出版

全書將近50萬字,除“緒論”外,設12章,全方位地梳理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國內的翻譯學學科建設,理論建設,翻譯史研究,翻譯批評研究,口譯研究的發展、成就與趨向,中國文學“走出去”與中譯外研究,技術手段與翻譯研究,中國的翻譯職業發展,翻譯學術出版等方方面面,以豐富翔實的事實,確鑿有力的數據,深刻周密的理論闡釋,勾勒出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翻譯研究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進程。最後一章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對國內翻譯研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專門深入的分析和展望,為未來翻譯研究重點提出建議、指明方向。

40年來,中國翻譯研究走的是一條“開放、探索、互動、創新”的發展之路

翻譯是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宏偉畫卷中最活躍的一筆。翻譯研究與改革開放有著先天的聯繫,兩者互為推動: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翻譯事業的發展與繁榮,反之,沒有翻譯界的全力參與和辛勤耕耘,也不會有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翻譯研究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引進來、走出去”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實踐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促進了國家各方面的建設、國家和民族形象建構,以及對外科技、經濟和文化交流,為“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等國家方略的實施提供著強有力的理論支撐、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該書對這40年來中國翻譯與翻譯研究所走過的發展歷程加以回顧、反思、總結,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在實踐層面,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學術價值。

從翻譯世界到翻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翻譯研究概論》出版

在許鈞教授看來,在改革開放的宏大背景下,我國翻譯研究從初始開放和借鑑、引介現當代西方翻譯理論,到強化交流與反思,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學習和探索研究方法,再到關注理論話語建設,注重跨學科綜合創新,一直致力於翻譯學科建設、學術研究與行業實踐的同建共構,不斷改善學科環境,發展翻譯教育,培養翻譯行業人才和學術研究隊伍,探索具有自身學術品格的理論體系,走的是一條“開放、探索、互動、創新”的發展之路。在新的歷史語境中,中國翻譯學界有必要回顧與檢視改革開放40年來所走過的道路,從中外文化與文明交流、互學互鑑的高度,對中國的翻譯事業,尤其是翻譯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存在的不足進行梳理與總結,進而以當前實際為新的起點,做到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進一步加強翻譯學科建設, 構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翻譯學理論,為繁榮和發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做出翻譯學應有的貢獻。

湖北教育出版社一直參與並支持了翻譯學術出版,先後出版了《中國翻譯通史》《中國20世紀外國文學翻譯史》《中國翻譯詞典》《翻譯學》《文化翻譯論綱》等圖書,並獲得湖北出版政府獎榮譽獎,第十一、十二屆中國圖書獎等獎項,積極為翻譯研究做出貢獻。此次出版的新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翻譯研究概論(1978-2018)》,為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規劃項目,也是中國翻譯研究院重大研究項目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