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自主招生政策鉅變,準備好的獎項和材料都沒用了怎麼辦?

2019自主招生政策突變,考生該如何機智應對?

前段日子,教育部提出了2019高校自主招生“十嚴格”的要求,猶如一道驚雷打亂了自主招生格局。

學科競賽網總結對大家影響比較大的幾個要點:

1. 自主招生報名條件更嚴格

2. 自主招生優惠幅度將降低

3. 自主招生招生規模將壓縮

4. 招生專業以基礎學科和特色學科為主

那麼這些新政策將會如何2019自主招生?大傢俱體該如何應對呢?

一、如何準備自主招生報名材料

目前自主招生報考材料包括五項學科競賽獎項、科創類獎項、文科類獎項、論文專利、平時成績和其他材料等。接下來自主招生信息平臺將手把手教你怎麼準備報考材料!

一、有五項學科競塞獎項就穩贏了?

教育部明文規定2019自主招生將壓縮招生名額,並且提出報名條件要以權威性高、公信力強的學科競賽為主。這樣一來有五項學科競賽獎項的同學和沒有競賽獎項的同學現在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了,手頭有五項學科競賽獎項的學生在2019自主招生中必將佔優勢。

但是有競賽獎項的同學們也不能掉以輕心,並不是說咱們現在就穩贏無憂了。為啥呢?教育部要壓縮名額,但是沒明確具體要壓縮多少名額!如果壓縮得比較少,比如說名額減少1/4,那麼可能主要把沒有學科競賽獎項的同學給淘汰了;但如果大量壓縮自主招生名額,比如說減少1/3的名額,甚至減少1/2的名額,那麼勢必會影響到這些有學科競賽獎項的同學。

那自招自招名額壓縮了,具體會對有五項學科競賽的同學有什麼影響呢?名額有限,高校勢必會優中選優,競爭更加激烈,你手裡的獎項可能就沒有那麼強的競爭力了!大家都知道,往年有些學校的自招報名條件會有虛高的情況,比如學校在自主招生簡章上明文要求省一才能報考,但實際上可能省二也能過初審,比如哈工大、四川大學等好幾所高校都是這種情況。也有些學校明文要求省二,但實際上省三就能報考。

但是2019年如果自主招生大幅度壓縮名額,那麼你手裡的省二就很難報考上明文要求省一的那些高校了,因為人家可以的名額肯定是優先給有省一的同學,同理,只有省三的同學也很難報考明文要求省一或者省二的學校。這樣的話大家能選擇的學校就很有限,只能規規矩矩報考和自己的獎項相匹配的學校。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說像湖南、浙江、江蘇、湖北等競賽強省的獎項含金量高,他們的省二相當於其他省份的省一,所以就算壓縮名額,他們還是可以拿著省二去報考要求省一的高校。

二、科創類競賽不受影響

科創類競賽近年來已經成為學科競賽外通過自招初審的第二大渠道。

受自招明文認可的科創類賽事共有6個,分三大三小。

“三大”指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中小學電腦製作這三大競賽,分別受到59、58、43所高校認可;

“三小”指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分別受18、20、21所高校認可。

但相比五科競賽,各校自招報名對科創類競賽的要求明顯更高:大部分要求“三大賽”國家級獎項,“三小賽”的選擇並不多,缺乏名校,想通過科創競賽敲開名校大門的考生應儘量選擇“三大賽”。

那麼2019年自主招生新政策會如何影響高校對科創類競賽的要求呢?由於以上這“三大”、“三小”科創類競賽都是科協、教育部等官方機構正式舉辦的全國性賽事,而教育部整頓的是不正規的野雞競賽,所以並不會影響到這幾個科創類賽事。但是由於自主招生名額壓縮,各校對科創類競賽獎項要求可能更高!本來只要求省獎的學校,2019年可能會要求國獎;本來要求國三的學校,2019年可能會要求國一……

三、文科類競賽真的完蛋了?

往年認可度比較高的文科類競賽有“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等,而2018年幾乎沒有高校在自主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到某個文科類賽事。文科類競賽含金量之所以越來越低,是由於各賽事主辦機構分散,公信力不足。

教育部發布的2019高校自主招生的“十嚴格”並沒有點名提到文科類競賽,文中雖然提出要以學科競賽為主,但並沒有說學科競賽是考生參加自主招生唯一的條件。也就是說,建立在公平和公正的基礎上,文科類競賽依然可以作為自主招生的“籌碼”,但同時也明確要求所有賽事必須得到教育部認可,是官方舉辦,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教育部2018年9月的新規表明“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組織主體(主辦方)應為在中央編辦、民政部登記註冊的正式機構,必須具有法人資格。”所以教育部應該會給這些文科類競賽的舉辦單位一些時間去註冊、備案,相信在教育部的引導之下,以後的文科類賽事會更加規範、成熟,也給文科的同學參加自主招生提供一個途徑。

四、論文、專利難以獨撐大局

教育部發布的2019高校自主招生“十嚴格”打擊得最厲害的就是論文和專利。文中明確提到“不得簡單以論文、專利、中介機構舉辦的競賽(活動)等作為報考條件和初審通過依據。”2018年還有同學僅憑論文或者專利過了學校的自招的,比如有學生用兩篇論文通過了東南大學的自主招生,還有同學用專利通過了蘇州大學的自主招生等等。

但是今年教育部的2019自主招生“十嚴格”一出來,單憑論文或專利過自主招生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論文和專利就徹底沒用了嗎?也不是,它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如果配合五項學科競賽或科創類競賽等獎項,還是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如果你沒有任何獎項,那麼你手裡的論文、專利就一文不值。

五、平時成績要求將更嚴

大家先看一下自主招生報名材料中成績單的模板:

2019自主招生政策鉅變,準備好的獎項和材料都沒用了怎麼辦?

成績單包括了高中三年每一個學期的期末成績、三次模考成績和會考成績。

很多同學都很好奇,2019年自主招生名額減少以後,學校對成績的要求會不會更高了?這是有可能的。教育部壓縮自主招生名額,嚴格規範自主招生各項流程,就是為了選拔出真正優秀的人才,所以對申請自主招生的學生的成績要求可能也更嚴格。

大部分高校對學生的成績都是有一定的底線要求的,比如成績年級排名要靠前,有的學校要求前5%,甚至有的學校要求排名年級前1%,層次越高的高校對成績的要求就越高。自主招生信息平臺提醒,成績單中的單科成績一定不能有不及格,往年有非常優秀的同學就因為有一次期末考試有不及格科目而在自主招生中被淘汰了。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也很重要,最好不要出現C,如果有一個C就算了,總有發揮時常的時候,但如果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C就非常危險了!

正好快期末了,爭取期末考試考個好成績呀!

六、其他獎項

教育部明文規定要求權威、官方的競賽,所以社會機構舉辦的各類民間競賽(也就是所謂的野雞競賽)肯定沒戲,在這裡就不說了。自主招生信息平臺要討論的是各校由於其特殊的專業而認可的一些賽事,比如一些財經類院校認可的全國財經素養大賽;中國海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等認可的海洋知識競賽;人大國學專業認可的國學相關競賽……這些競賽都是高校由於其學校特色或專業特色而認可的競賽,並不是通用的競賽,所以2019年這些競賽獎項不會受到影響。

二、2019自主招生報考注意事項

1. 自招名額縮減、要求更嚴格,不能單靠獎項報考

自主招生初審主要看的就是獎項+成績+輔助材料,到現在這個時間點,獎項和成績已成定局,所以一定要認真準備輔助材料。家長經常陷入一種誤區,就是競賽獎項是最重要的,其他材料隨便準備一下就行了,這個想法是不對的。其實輔助材料很重要!自招名額壓縮,千萬不用單一地用獎項去報考,還要配合上輔助材料。在大家都有競賽獎項的同等情況下,誰的輔助材料最給力,誰就能脫穎而出!輔助材料主要包括:實踐報告、研究性報告、自薦信、推薦信

2.自主招生專業將嚴格確定

2019自主招生十大嚴格提到"招生專業以基礎學科和特色學科為主"。基礎學科指的是以學科知識本身為研究對象的,偏學術性的屬於基礎學科。例如數學、物理、化學、哲學、歷史等專業。

招生專業以基礎學科和特色學科為主將會帶來什麼影響?往年一些大學可能會拿出一部分好專業和一部分爛專業來參加自主招生,但是教育部出了這個規定以後,所有高校必須以基礎學科和特色學科為主。

對於名牌大學來說,它的基礎學科本身就很不錯,而特色專業更是學校的優勢專業,所以相當於它要把好專業都拿出來參加自主招生,這對廣大考生是有益的!而對於一些普通的211大學來說,可能它的基礎學科比較爛,畢竟師資力量和各種軟硬件建設沒法和頂尖名校比,但它的特色學科可能不錯。所以自主招生信息平臺提醒大家擇校和選專業時一定要認真考察。

3.報名材料和報考專業要相匹配

還有一點,教育部提到要“選拔具有相關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學生”並且“嚴格確定招生專業”,這句話透露了什麼關鍵信息?就是你的獎項和你報考的專業一定要匹配!

在2018年及以前,有些學校自主招生嚴格要求你的報名材料和報考專業要相關,比如你是物理省一就必須報考物理相關專業,信息學省一就必須報考相關專業等等,但也有很多學校並沒有嚴格要求你的獎項和報考專業必須相匹配。

但是從2019年開始,報名材料和報考專業相關性必定更大,畢竟自主招生最開始的定位就是選拔“偏才、怪才”,如果你用數學省一報了一個文科專業,那還有什麼意義呢?這樣一來,大家可選擇的範圍就更窄了,所以自主招生信息平臺建議大家一定要根據手頭已有的獎項和材料來選擇學校和專業,最好專業要對口。

4.定位院校很重要

由於2019自主招生要求嚴格確定自招專業,在競賽愈發激烈的情況下,選什麼學校、報哪個專業就顯得尤其重要了!你手裡的獎項是一定的,不能橫衝直撞亂選學校,一定要選擇和自身實力相匹配的學校,否則盲目攀高很容易被淘汰,因為本身就壓縮了招生名額了。報考專業也必須和你現有的報考材料相匹配,如果選的專業和獎項不對口,也容易慘遭淘汰。

5.2019自主招生簡章出來後,關注重點信息

2019自主招生簡章出來以後,一定要重點關注報名條件、優惠政策、招生人數、招生專業、考核方式等重點信息,而且不止要看2019年的簡章,還要看2018年的簡章,只有今年和去年對比分析才能發現報考政策有哪些變化,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然2019自主招生簡章出來後,自主招生信息平臺也會第一時間為大家進行分析,請大家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