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樣東西,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的,那就是人品

有一樣東西,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的,那就是人品

如果你愛自己的孩子,做一個正直的人、厚道的人、赤誠的人,就是你留給孩子的最好的風水和起跑線。

有一樣東西,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的,那就是人品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

饒先生的孩子考上了北京某知名大學,卻接到了學校的電話:

“因為饒先生存在失信行為,如果不立即處理,將不錄取您的孩子。”

原來,饒先生因欠某銀行20萬貸款逾期不還,已被納入失信人名單,被法院強制執行過,但他卻一直拒絕還錢。

直到發現自己的行為已經影響到孩子的入學,饒先生才立刻還清了欠款。

這件事在網上引發了熱議,有將近3萬人發表評論:

有網友說,這是清理老賴的無奈辦法;

也有網友說,孩子是無辜的。

就事論事,我也認為不應該影響孩子上大學。但一位律師朋友告訴我,學校在作出限制入學的決定時,應有法律依據。

畢竟,饒先生有還債能力卻拒不還錢,已經構成犯罪行為。

父母有犯罪記錄一定會影響到孩子,例如不能上好的私立學校、不能報考公務員、不能參軍、不能招飛,甚至不能報考一些專業,喪失了發展的可能。

你以為只要自己有利可圖,人品差點、口碑差點沒什麼,卻不知道父母子女血脈相連,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有一樣東西,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的,那就是人品

人品好的父母,帶給孩子的是福運。

人品不好的父母,帶給孩子則可能影響一生的阻礙。

有一樣東西,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的,那就是人品

我曾在某青少年心理矯治中心聽到過一個案例:

一個12歲的男孩,小學沒沒畢業,就鬧著要輟學,無奈之下,父母把孩子送到中心尋求幫助。經心理醫生診斷,這個男孩患上了抑鬱症,有自殺傾向。

後來在交流中,醫生才弄清了病因,就在男孩父親身上。

他是個 “精明”的生意人,因為父親欠合夥人的錢不還,被法院判為老賴,在學校旁的大屏幕裡滾動播放,搞得人盡皆知。

男孩常被人說是“騙子的孩子”,導致性格內向敏感,而且極度脆弱。

同學們不僅不敢跟他玩,還對他指指點點。可是孩子這麼小,哪能承受得了這麼大的壓力,直接情緒崩潰。

有些人認為禍不及子女,可在這個世界上,父母人品差、孩子受歧視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

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如果有誰人品不好,大家都會下意識排斥。

如果不想自己孩子陷入可悲的境地,就不要把人品不好的標籤貼給自己。

有一樣東西,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的,那就是人品

被歧視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去年,一對中國夫妻帶著6歲的兒子前往美國洛杉磯度假。

從上飛機開始,男孩就不斷用髒話騷擾鄰座的華裔小哥,後來甚至拳打腳踢。

華裔小哥禮貌地請孩子父親管教一下小孩子,卻被直接無視。

熊孩子還是不依不饒。

這位華裔小哥在忍受了3個多小時後,終於忍無可忍,憤起指責了這家人。

沒想到,熊爸爸毫不抱歉,還當著自己6歲的兒子的面,一把掐住小哥的脖子,扭打起來。

飛機落地後,熊孩子一家被美國執法人員逮捕,以故意傷害罪被遣返。

盧梭說:兒童第一步走向邪惡,大抵是由於他善良的本性本人引入歧途的緣故。

而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相處時間最長、最信賴最崇拜的人就是父母。

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的教科書。

你若粗鄙無知,孩子就會毫無教養;

你若虛偽狡詐,孩子就會謊話連篇;

你若趨炎附勢,孩子就會阿諛奉承;

你若違法犯罪,孩子就會鋌而走險。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曾對250名青少年進行了長達13年的跟蹤調查,如果父母有過犯罪經歷,那麼孩子的犯罪率要高出正常指標4.5倍。

這也是許多職業要求審查應聘者父母犯罪記錄的原因。

有一樣東西,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的,那就是人品

對人品差的父母最大的懲罰,不是自己過的不好,而是孩子照著自己的模樣成長,最後被社會狠狠的懲罰。不要等到那時再追悔莫及。

有一樣東西,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的,那就是人品

父母的人品不同,帶給孩子的是迥然不同的人生。

前幾天,我和C總小聚。

從前他只是一個散裝師傅,靠著誠信的口碑攬了很多工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高級室內設計公司。

聚會時,他給我講了父母的故事:

他父母不是什麼厲害人物,只是賣牛肉的小販,而且他家的牛肉總比別人家貴一塊。

小時候,他總對這個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一個老顧客告訴了他答案。

原來,菜市場裡其他幾個商販都在牛肉裡注水,一斤肉二兩水,雖然便宜了一塊,但能多掙不少。

他不解的問父親,為什麼咱們不注水。

父親摸著他的頭說,做人要厚道,不能昧良心。再說了,誰也不傻,你昧了良心,喪了人品,以後誰還敢找你啊。

後來,他發現菜市場裡的商販來來去去換了好幾撥,但他家永遠是生意最好的。

C總說,雖然父母都是普通人,不能給他多少錢,送他上很好的學校,但他們的為人和品行,卻永遠刻在他的心裡。

難怪C總是出了名的厚道,都是父母言傳身教的結果。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有一樣東西,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的,那就是人品

著名作家、教育家斯賓塞說:

我們終其一生,也許不會積累太多的財產,也沒有什麼名望,但每一個父母都通過生活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品行。把這些給孩子吧,他們會用新的生命去放大,發出光芒。

是啊,這個世界總是存在著一些不平等,或者你富他窮,或者你窮他富,給孩子的起跑線可能不一而足。

但有一樣東西,是每個父母都可以給的,那就是人品。

而這世間所有的關係,無論始於什麼,最終都會落在人品上。

那些作為商家可以信、作為朋友可以交、作為領導可以敬,作為伴侶可以愛的人,哪怕一時吃些虧,也能聚集起八方來援的恢弘,最終贏了自己,也贏了人生。

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人品不好的父母,也正在獎勵人品好的父母。

如果你愛自己的孩子,那麼你最應該的做的就是修身養德,做一個正直的人、厚道的人、赤誠的人。

這才是你留給孩子的最好的風水和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