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丨關於中國節日與是否反對“聖誕節”的一點看法

到了今天,其實如北大樓宇烈老先生所言,“我們要更加有中國的文化自信”,更加有面向世界開放的文化胸懷。

今天是西方的聖誕節,很多商鋪都擺滿了亮晶晶喜慶的聖誕樹,放著聖誕節歡慶的英文歌。當然,對於大多不過聖誕節的十三億多中國人來說,這一天依舊是上班日,其實也極為普通——億萬普通人都在忙於自己的學習和生計,只有少部分人才有錢有閒躲在一隅娛樂消遣。

節日丨關於中國節日與是否反對“聖誕節”的一點看法


然而,最近這些年,卻是有不少人擔心被異國文化同化,尤其一旦到了聖誕節,就有不少愛國人士開始反對批評,認為不應該讓孩子們崇洋媚外過聖誕節。近日就有一個在微信群傳得比較火的視頻,其中,老師課堂上教育學生都不要過聖誕節,要為開國領袖慶生——當然,這從愛國角度來說,也並沒有錯。

只是,我想要表達的是,教育孩子不要過聖誕節,還不如教育孩子更應該有中國的文化自信,多讀讀中國的經史子集等文化經典;同時,更應該讓孩子們懂得尊重文化,尊重差異,這恐怕要重要得多。

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除了在經濟層面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更應該是一個在文化層面開放的社會。中國的文化毋庸置疑,她既然可以文明燦爛綿延五千年,這已經證明其強大的文化基因的延續性,又豈能懼怕區區一個異國節日。即使更多文化傳入中國,我們的孩子基因裡面從小就是中國文化底子,那些湧入進來的文化,只是為他們看待世界多了一扇窗口,多一些選擇而已。所以,我們何足擔憂?為什麼要把這些窗口封閉?

他們喜歡過聖誕節也就過吧,在他們那裡,就是一個歡快熱鬧的日子而已,真要他們相信耶穌基督,恐怕未必能,因為他們連自己家裡這一套“老東西”都不信,都沒弄明白,又何必擔心他們會心甘情願相信異國教旨,那只是一大群無聊人的杞人憂天罷了——在此,還是得提一提,中國由於百年前的戰敗,在文化上始終沒有擺脫矮人一等的屈辱感,其實,那不是中國文化不行,而是那時中國的社會組織結構和科技實力不行。

所以,發展到如今的中國,有著核武器和多種高科技武器,以及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人民解放軍作為守護神,憑著世界第一大人口規模的市場大舞臺,中國人理應有自己的文化自信,這種自信理應融在13億多國人的骨子裡並洋溢在臉上——當今世界,沒有任何文化能夠衝擊這樣強悍的文化生命力——我們也理應有更開放的胸懷,讓別人來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也瞭解別人的文化。

當然,在自己的傳統節日,多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多放幾天假期,增進大家對中國文化的瞭解,恐怕對於中國文化傳承和增強大家的中國文化自信來說,這或許更有裨益。

所以,沒什麼事,咱們不要杞人憂天,還是“洗洗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