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背心運動破壞凱旋門博物館!法國已陷入低烈度“戰爭”!

總統馬克龍民望持續走低,黃背心運動在法國愈演愈烈、接近失控

當地時間12月1日,巴黎一群穿黃背心的蒙面人闖入凱旋門博物館,砸爛了位於入口處象徵法國共和國的瑪麗安雕像,破壞館內藏品。凱旋門外部也隨處可見“馬克龍下臺”、“讓革命之火燃燒”等口號塗鴉。

黃背心運動破壞凱旋門博物館!法國已陷入低烈度“戰爭”!

“黃背心”抗議活動在11月17日爆發,抗議政府明年開始上調燃油稅。

連二戰時,德國軍隊都沒有破壞的凱旋門博物館今天被法國人自己組織的黃背心抗議活動者有意識的、有組織的損毀,還是打著“革命”的口號,在惋惜之餘、不能不令人深思。

法國這是怎麼了?

“黃背心”抗議活動於11月17日爆發,為的是抗議政府明年開始上調燃油稅,發展到今天已經三週,但是現在不僅沒有逐漸平息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是和馬克龍上臺以來的一系列政策不得民心密切相關的。

“黃背心運動”的直接起因雖然是馬克龍政府要加徵燃油稅,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民眾對現任政府的各項政策不滿的總爆發。

馬克龍上臺後為了尋求降低失業率、提升經濟競爭力以及緩解財政壓力,便強力推動勞工法改革,使得工會意見重重。同時,政府還降低了社會福利,取消退還部分人群的住房補貼。在失業率高達9%的法國,降低社會福利當然會引起民眾的不滿。

這一系列舉措,從理論上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在現實中,就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可是即算如此,局勢發展到現在的地步依然使人震驚。

此次加徵燃油稅,馬克龍出發的本意是減少化石燃料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為了達到控制地球升溫目標的舉措自然有他的道理。然而,公共政策一定需要經濟發展的配合,在現如今法國經濟不好,農民主要依靠汽、柴油作為生活與生產資料的當下,燃油稅的出臺必然會招致農民的極力反抗,使得農民成為了此次黃背心運動的主要參與人員。

另外,通過社交網絡傳播的、沒有真正的領導者的黃背心運動也使得法國政府沒有著力點,就算法國政府想做出一些讓步來安撫運動的參與者,也因為找不到具有足夠影響力的對話者而無從談起。

現在,擺在馬克龍政府面前的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如何解決?相信馬克龍也在絞盡腦汁。

是廢除明年增加燃油稅的舉措、重回使用化石燃料的老路?

還是,想辦法找到具有足夠影響力的對話對象,想辦法說服?

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法國事態將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聲明,我不是什麼“磚家”,我只是用咱老百姓可以聽得懂的話來講述國際關係的國際領域創作者。對國際關係有興趣的朋友,我們可以加為好友交流互動,為升級優質創作者積累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