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小車或成“爆款” 加拿大電動車初創公司股價飆升

目前,電動汽車已經深得消費者人心,並日益流行。然而未來的家用電動汽車,是“以大為美”還是“以小為美”?加拿大電動汽車初創公司ElectraMeccanica Vehicles(納斯達克交易代碼:SOLO)的答案是後者。該公司股價近期走勢極其強勁,在上週後三個交易日(13-15日),該股大漲逾220%至4.39美元,市值也升至1.41億美元。ElectraMeccanica推出的一款名為“Solo”的通勤電動車有望成為“爆款”產品,是該股飆升的直接原因。

Solo重新定義通勤車

彭博是這樣報道Solo的,“它像特斯拉一樣全電動,它是你見過的最奇怪的車輛之一,它可能只是重新定義了通勤車”。“Solo”即“單個”的意思,為單人三輪乘坐設計,整車僅重450-600公斤,軸距為2米。其身材雖然“嬌小”,但是一次充電續航能達到160公里以上。更令人驚訝的是,其最高時速能夠達到130公里左右。每輛Solo還標配空調、加熱座椅、倒車攝像頭、藍牙等設施,同時支持快速充電,配備無鑰匙開門,擁有近300升的儲物空間,售價為15500美元。

據ElectraMeccanica公司透露,到了今年年底,將有5000輛Solo在美國西部城市舊金山的街道上馳騁。未來兩年,該公司將在美國西海岸市場交付額外的2萬輛Solo,其訂單規模目前已達到24億美元。

ElectraMeccanica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傑瑞·克羅爾(Jerry Kroll)表示,Solo與家用汽車就相當於智能手機和計算機的關係,代表著更小、更好、更不可或缺。他說:“消費者一般認為他們需要一個更大的屏幕,但是今天每個人都知道是蘋果的iPhone的銷售數量更多,而不是蘋果的iMac計算機。”

彭博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除了普通車輛之外,看起來(Solo)是家庭需要的第二輛車,擁有兩輛普通車輛的成本很高,買一輛新能源、又用途廣泛的小車似乎更加合適。”

還有分析師稱,Solo主要針對三類買家——上下班往返的通勤者、汽車共享公司以及商家送貨服務。鎖定的消費者有一個共同點:一個人開車。幾乎九成需要每天開車上下班的美國人都獨自駕車,這個市場潛力很大。另外,Solo對於汽車共享公司來說非常合適,“每10個停車位可以停放25輛Solo”,用戶可用的車輛數量能增加一倍以上。

“加拿大的特斯拉”

2017年9月,ElectraMeccanica開始在美國OTCQB市場上掛牌交易,隨後很快轉板至納斯達克。該股上市後股價很快衝高至16美元,但隨後出現長期調整。

2019年1月,ElectraMeccanica發佈的致投資者信件中透露,2018年已在溫哥華製造工廠生產了40多輛SOLO,以便進行商業用途的試驗測試以及用於全面合規性測試。在與中國宗申集團進行戰略製造合作後,Solo的日產量在2019年期間將大幅增加。該款產品擁有超過23000個預訂和數百個試駕請求。另外,公司的戰略設計、工程和生產合作夥伴正在開發Tofino雙座電動跑車,該款產品擁有超過41000個預訂,期望在2019年末推出。公司還有其他一些令人興奮的產品概念,期待在Tofino開發達到更高級階段後分享。傑瑞·克羅爾還強調,ElectraMeccanica資金充足,預計到2019年年底將出現盈利。

ElectraMeccanica總股本為3230萬股,流通股為1530萬股,雖然“袖珍”不利於機構大手筆進出,但最新發布的13F持倉報告顯示,已經有瑞士銀行等多家機構投資者在2018年第四季度建倉或增倉該股。

彭博評論稱,這家微型公司正在給傳統的汽車行業帶來“破壞性”的影響。還有觀點認為,ElectraMeccanica堪稱加拿大的“特斯拉”。對此,傑瑞·克羅爾表示,特斯拉在製造傳統的電動汽車方面做得很好,“生產45000美元、10萬美元或25萬美元的汽車真是太棒了。但對於消費者來說,15000美元可以讓他們使用新能源的汽車,這很有創意。”他進一步強調,“在納斯達克上市是使得特斯拉成為一家大公司的重要原因,想象一下,如果投資者在特斯拉交付5000輛車之前就介入其股票會得到怎樣的回報,那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