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有三次暴富機會,最近的一次在2019年?

在中國,股市一直是很多人的噩夢,敢參與其中的絕對是勇者。

而今年以來,隨著金融的逐漸收緊,資管政策的實施,信託要去槓桿啦,萬億理財產品要受影響啦。

一個一個P2P平臺的倒掉,無論是非法集資還是購物返利,還是諸如現金貸,信用貸這些。就沒有幾種投資能讓人省心的。

而集中了幾乎所有國人關注的房地產,今年以來3、4線城市暴漲後開始下跌,1線城市小幅下跌,各種政策頻出,幾乎無人敢在斷言房價啦。投資房產,也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資產怎麼保護,如何投資?還有沒有機會再來一輪暴富的機會呢?

我們要說的是,有,可能就是2019年!!

原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是公認的“週期之王”,五次新財富策略研究最佳分析師,2007年,他因為成功預測了次貸危機,即所謂的康波衰退一次衝擊而聲名鵲起,2013年他提出房地產週期拐點,2015年之後,成功預測了全球資產價格動盪,可惜2016年年僅44歲身故,天妒英才。

他的經典理論就是“人生髮財靠康波”:

我們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為是你多有本事,財富積累完全來源於經濟週期運動的時間給你的機會。

按照經濟學的經典分類,大致有基欽週期、朱格拉週期和康德拉季耶夫週期。通俗地講,一個基欽週期約3-4年,一個朱格拉週期約8-10年,一個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約60年。

周金濤在生前做出預測:

2018年到2019年是康波週期的萬劫不復之年,60年當中的最差階段,所以一定要控制2018、2019年的風險。第一做好保值,第二保證流動性。

他強調,你們在“2018年後能明白我說的話的意義”。

股市不振,春節將至,假期可以收拾心情和思路,為將來做好準備,貓哥就給大家梳理一下週金濤的演講精華,值得一讀。

一輩子有三次暴富機會,最近的一次在2019年?

人的一生有三次財富機會

一個人的一生中所能夠獲得的機會,理論上來講只有三次,如果每一個機會都沒抓到,你肯定一生的財富就沒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個機會,你就能夠至少是個中產階級。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人生的財富軌跡是有跡可循的。人生的財富軌跡就是康德拉季耶夫週期 ,它一個循環是60年一次。在一個人60歲的人生中,其中30年參與經濟生活,30年中康波給予你的財富機會只有三次,不以你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40歲以上的人,人生第一次機會在08年,如果那時候買股票、房子,你的人生是很成功的。當然2008年之前的上一次人生機會1999年,40歲的人抓住那次機會的人不多,所以08年是第一次機會。

第二次機會在2019年,最後一次在2030年附近,能夠抓住一次你就能夠成為中產階級,這就是人生髮財靠康波的道理。巴菲特為什麼能夠投資成功?原因就在於他出生在第五次康波週期的回升階段所以他能成功,如果現在一樣不會成功,這個就是有你的宿命決定的。

為什麼在那個年代美國會出現比爾蓋茨,這個是因為技術在那個年代展開的,現在中國出不了比爾蓋茨,你的人生機會由康波的運動決定的,有人覺得自己很牛,很大的本事,賺很大的錢,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在命之中運行。這就是我研究完經濟週期以後我非常相信的一點,人的生命都是宿命的。

最簡單的就是85年之後出生的人,現在30歲以下的人,註定你的人生機會第一次只能在19年出現,35歲之前出現,所以現在25歲到30歲的人,未來的5年,只能依靠好好工作。因為買房什麼都不行,這個就是由你的人生的財富的命運所決定的,這個是沒有辦法的。

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在做人生財富規劃的時候,一定知道每個人都是在社會的大系統中運行,社會大系統給你時間機會,你就有時間機會。這個大系統沒給你機會,你在這方面再努力也是沒有用的。

2019年將是資產價格低點

到了2017年中期,大家就可以知道我的判斷對與不對。我曾經在2007年的時候判斷2008年將發生康德拉季耶夫週期衰退一次衝擊,

就是大家看到的次貸危機。

2014年10月份,我發表報告認為,2015年二季度發生二次衝擊,二季度之後股市暴跌,人民幣貶值,這些都是有規律可尋的,資產價格的運動絕不屬於規律,這個都是大家可以看到的。

2017年中期,三季度之後,我們將看到中國和美國的資產價格全線回落,2019年出現最終低點。那個低點可能遠比大家想像的低。這就是現在可以告訴大家的康波理論。

我在去年底給各個機構的建議是,要做好大幅降低資產收益率的心理預期的準備,同時要做好應對未來在2017年到2019年可能發生流動性危機的準備。

如果現在大家通過發債能圈應該多圈點,到2019年你應該能感受到這句話的意義。我奉勸大家,比如說如果想發債最好發五年的,2018年之後就能夠感到我說的話的意義。

一輩子有三次暴富機會,最近的一次在2019年?


房地產週期20年輪迴一次

一個人的人生財富有哪些?理論上只能有這麼幾類:

第一類就是大宗商品

這個實際上大家不要小看,在60年巡迴中,大宗商品是最暴利的行業。就是剛才講的,中國人覺得最爆發的煤老闆,原因就在此。

因為大宗商品的牛市是幾十年出現一次,我們這次的大宗商品牛市是2000年到2002年,這次是康波的衰退階段。第四次康波的衰退階段70年代是石油危機,也是大的商品牛市,所以商品是最暴利的資產。

在座各位所經歷的第五次康波,商品的牛市已經結束,以後不可能依靠商品取得暴利。2011年至少到30年,商品的走勢都是熊市,所以不可能在商品方面取得大的收益的。你說能不能做空,不行!2015年之前商品可以做空,大家2016年之後不能再做空,未來商品走的是熊市。所以在座的各位的人生的最主要的資產,不管是否曾經擁有,後面不可能再有,這是第一類。

第二類是房地產

就是經濟週期理論中的枯枿週期,房地產週期20年輪迴一次,一個人當中可以碰到兩次房地產週期。

為什麼呢?人的一生作為群體來講會兩次買房,第一次是結婚的時候,平均27歲,第二次是二次置業,改善性需求是42歲左右。一個人的消費高峰,最高峰出現在46歲的時候,46歲之後這個人的消費就往下走,你的消費逐漸由房子這些變成醫療養老。

房子一生中大致消費兩次,大概20年一次。房地產週期是20年輪迴一次。中國本輪房地產週期1999年開啟,按照房地產週期規律分為三波,第一波2000到2007年,2009年之後又漲一波,2013年、2014年一波,三波上去,全國房地產週期的高點判斷是在2014年,這個是中國房地產週期的高點,後面價格下來。

但是,到2015年的時候大家突然發現,房子又好賣了,2016年一線城市核心區域房地產暴漲,但這不是房地產重新開始,而是碧浪。三四線城市的房子能漲才是牛市,垃圾股不漲,一小戳股票漲不是牛市,

所以這是房地產週期的碧浪反彈。

2017年上半年附近,中國的這次反彈會結束。2019年房價會是一個低點,2017年、2018年房價是要回落的。一個房地產週期的循環就是這樣,20年的循環,15年上升,5年下降,美國也是一樣。

中國房地產的起點是2000年,美國是2010年,2010年之後美國出現房子的牛市,2017年是第一波的高點,如果到美國買房,也可以再等等,現在也是第一波高點。大家現在買也不會被套,因為上升期沒有結束。

作為廣義大眾來講,不管你的知識怎麼樣,你跟大媽沒有區別。意思是說,這種東西跟智商沒關係,這個就是你的人生的機遇就是看你能不能把握。

人的一生,房子是最核心資產,商品不一定能綁住,房子至少一輩子搞兩次

第三類資產是股票

股票不是長週期問題,隨時波動,這個在我們週期中沒法明確定義。

第四類資產就是藝術品市場

像古玩、翡翠這類東西,過去一些年漲的很快的,反腐之後下降厲害,這些來看就沒有隻漲不跌的東西,你的人生資產總會在漲漲跌跌中渡過。

一輩子有三次暴富機會,最近的一次在2019年?


2018-2019年再考慮海外房產

很多人說孩子留學到澳大利亞要不要買房,我說現在不適合,原因在於第一:現在澳元偏高,將來可以換到更多;第二澳洲現在房子貴,四五年之後肯定比現在便宜。

大家到資源國買東西,一定等到資源的最低點來買,大約在2018年或者2019年。可能在座的各位對我不太熟悉,但是二級市場對我的理論是很熟悉的。

你們可能不知道,他們一般都是稱我叫“尼古拉斯金濤”,原因就是在於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康德拉季耶夫全稱是“尼古拉斯康德拉季耶夫”,你們搜“尼古拉斯金濤”就知道,因為我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週期的判斷至少過去是比較準的,未來只能到時候去驗證。

記住:保值和流動性才是核心

資產如何配置?我的看法是:

未來五年是資產的下降期,這個時候大家儘量持有流動性好的資產,而不要持有流動性不好的資產。像高位的房子就是流動性不好的資產,還有一級市場的股權也是流動性不好的資產。


在未來的投資,大家一定注意,賺錢不重要,第一目標是保值,第二是流動性。這兩個是未來五年大家在投資的時候我覺得一定要非常注意的一個,應該是一個最核心的問題。

這是用康德拉季耶夫理論進行人生規劃。60年運動中,會套著三個房地產週期,20年波動一次,一個房地產週期套著兩個固定資產投資週期,十年波動一次。一個固定資產投資週期套著三個庫存週期。

所以,你的人生就是一次康波,三次房地產週期,九次固定資產投資週期和十八次庫存週期,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過程。

資料來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