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自春秋起,隨著各行各業的發展,人們心智的開化,玉器早已不再是單純的神器禮器了。人們開始賦予了他更多的內涵和用途。

從已出土的春秋早期玉器來看,多用雙陰線刻劃紋路,用多而複雜的細小的紋路集在一塊匯成龍紋。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而到中期,出土的玉器則不再使用繁密的紋路,而是以較寬的斜刀去進行雕琢。到晚期時,則漸漸興起了淺浮雕的技法。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值得一提的是,

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就出現在這一時期。

卞和無意間看到鳳凰落在了山上的一塊青石板上,

便好奇前去查看,

果真應了那句“鳳凰不落無寶之地”,

在山上發現了一塊玉璞。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他將玉璞獻給楚厲王,

玉璞卻被認作石頭,厲王以為卞和欺君,

將卞和逐出京城,後武王即位,

卞和又將璞玉獻上,又被認為是石頭。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武王大怒砍了卞和的雙足,直至文王即位,

卞和在城牆下痛哭三天,

文王被卞和的忠心感動,

命人開石,果然得到了塊無暇的美玉。

為了獎勵卞和忠貞,便將此玉命名為“和氏璧”。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而後“和氏璧”又在相國昭陽在赤山丟失,

此後五十多年一直下落不明。

後聽聞現身趙國,趙惠文王得知後,

將和氏璧納為己有。

後又有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秦滅趙後,和氏璧又歸秦王所有。只是後續史書中再也沒了和氏璧的信息。相傳,是秦始皇將和氏璧做成了傳國玉璽

周朝時用印信來表示信用,而到秦國時才有了“”和“”的分別。皇室的印信叫做“璽”。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據漢代的記載,皇帝有六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六璽的用途都不同,由符節令丞掌管。然而,傳國玉璽不在這六璽之內,因為這個玉璽是用來代表正統的,所謂“真命天子”必須擁有這個玉璽。

代表的是“君權神授”。自此,玉器從“神器”便成了“皇器”,也開啟了“國玉時代”。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在這一時期,除卻傳國玉璽,玉器被更廣泛的應用到各個方面。從神聖的祭祀品,逐漸走向人們的生活之中。


「溯玉」國玉時代——至高無上的王權象徵

甚至在戰國早期的墓穴中,還發現了迄今出土的最早的玉帶鉤。這標誌著隨著歷史的推演,“玉”也在跟隨著這個古老的國家,創造著無限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