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與區塊鏈DNA早報 2019-01-30


戰略與區塊鏈DNA早報 2019-01-30


解析DNA 重構底層邏輯

鏈圈動態

德意志交易所擬上半年推出基於區塊鏈的證券借貸平臺,已有重大進展

德意志交易所集團(Deutsche Börse Group)29日宣佈,預計於2019年上半年推出基於區塊鏈的證券借貸平臺,已經取得重大進展。所有相關法律和監管政策都將很快敲定。

該平臺由德意志交易所和盧森堡區塊鏈流動性管理平臺HQLAx共同開發。據德意志交易所介紹,迄今已有6家銀行確認,計劃加入上述平臺,並已啟動“他們的聯通流程”。

合肥市廬陽區:對運用區塊鏈等技術的金融企業,最高給予300萬元獎勵

據安徽商報消息,日前,合肥市廬陽區出臺的《廬陽區推動金融業發展扶持政策》指出,在鼓勵金融創新發展方面,設立金融創新獎勵,對在全區範圍內創新開展金融業務並具有較強示範引領的,以及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開展金融業務創新並防控風險取得顯著成果的金融企業,最高給予300萬元獎勵。

摩根大通:區塊鏈最重大影響集中在貿易融資,將在三五年後出現

據彭博報道,摩根大通全球研究主管Joyce Chang28日接受採訪時說:“區塊鏈不會重新創造全球支付系統,但會帶來一些些微的改進。最有意義的影響可能在三到五年後,大部分是在貿易融資方面。”

Chang領導的分析師在本月24日發佈的報告中指出,貿易融資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比其他領域的更常見,因為數字化很可能提高效率。雖然加密貨幣吸引了外界的大部分關注,但用於驗證和記錄交易才是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應用。

Chang認為,區塊鏈面臨四大挑戰:擴展性、一體化、性價比和監管。她指出,加密貨幣的交易量已經下降,大零售商並沒有應用它。但她認為區塊鏈整體有潛力。“我們需要將區塊鏈與加密貨幣區別對待,區塊鏈取得了進展,有一些成功的用例。”

平安費軼明: 區塊鏈已進入成熟商業應用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平安金融壹賬通首席戰略官費軼明接受採訪時表示,在貿易、醫療等很多行業,區塊鏈已有很成熟的應用場景。香港應抓緊把貿易的生態建立起來,全球已經有很多基於區塊鏈的貿易融資平臺,歐洲、美國、日本、東南亞都有,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真正的端到端的生態體系。香港的優勢在於由監管機構主導,而非金融機構。

蘇黎世應用科技大學與瑞士電信巨頭Swisscom合作,開發智能合約的電子簽名

據瑞士金融媒體Cash報道,該國蘇黎世應用科技大學的律師與工程師同國內電信巨頭Swisscom合作,共同開發了一種基於以太坊的電子簽名應用原型,用於合法驗證智能合約。

該原型納入的界面帶有Swisscom開發的電子簽名服務,可用於取代根據瑞士法律要求所有合約方都需提供的手寫簽名。得到驗證後,電子簽名會自動履行智能合約的條件。而且此解決方案能實現以太坊、Hyperledger和Corda這些現有區塊鏈網絡的互操作性。

印度11家銀行商討創建新區塊鏈平臺,幫助消除中小微企業融資障礙

據印度《經濟時報》1月28日報道,印度多家銀行正在合作開發一個新的區塊鏈平臺,以消除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障礙。總共有11家銀行——包括印度第二大銀行Kotak Mahindra Bank、印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和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ICICI Bank)——已經在開會,討論實施一個平臺,使營業額較小的企業更容易透明地籌集資金。


戰略與區塊鏈DNA早報 2019-01-30


還原區塊鏈本真

幣圈動態

新加坡金管局官網警告:“採用加密貨幣作為官方貨幣”是騙局

新加坡金管局今日在官網警告公眾:不要被欺詐性網站誤導,這類網站聲稱新加坡正在採用加密貨幣作為官方貨幣,他們還聲稱已經指定一家公司專門銷售這種加密貨幣。這些網站要求用戶提供他們購買加密貨幣的個人信息和財務細節。這是一個騙局,公眾應避免提供任何財務或個人信息。

北京商報:多家機構推出數字貨幣支付解決方案,本質與舊通道無區別

據北京商報1月29日報道,已有多家機構在推出數字貨幣支付解決方案,號稱可利用集成系統、區塊鏈技術等解決虛擬貨幣交易的入金、出金等結算問題。在分析人士看來,這種新支付渠道本質上是將泰達幣作為一種中心貨幣,完成與其他數字貨幣的自由兌換。看似多了一個更為合規的渠道,但本質上與舊通道並無沒有區別,易成為洗錢、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活動的“溫床”。

華爾街巨頭行動!富達投資或將3月推出加密貨幣託管服務

據彭博社消息,全球最大金融服務商之一富達投資集團(Fidelity Investment)計劃今年3月正式推出加密貨幣託管服務。彭博認為,這可能有助於緩解市場對交易加密貨幣的恐慌。

富達投資去年10月宣佈,成立新公司Fidelity Digital Asset Services對沖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提供數字資產的企業級託管與交易執行服務,並不面向散戶投資者。

彭博報道稱,知情者透露,比特幣託管將是富達上述子公司首個推出的服務,接下來將是託管以太坊。

報道還提到,一年前富達投資聘請曾任區塊鏈技術服務公司Chain Inc.總裁的Tom Jessop主管企業業務開發。Jessop曾在去年12月向CoinDesk表示,託管服務將於今年第一季度推出,富達還在關注證券類token,但要先等待這個領域發展。

Circle報告:去年共有287個ICO項目向美國SEC提交了Reg D申請,籌資87億美元

據Circle報告顯示,2018年共有287個ICO項目向SEC提交了Regulation D(Reg D)申請,總計籌集的資金達到87億美元,據觀察,Reg D申請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季度之間,兩個季度合計共有186家提交了申請,佔去年全年的64.8%。整體來看,2018年全年的申請數量相比2017年的44家增加了近5倍,籌資總額也較2017年的21億美元增加了近3倍。一般來說,Reg D的參與者必須獲得“認可”才能進行投資。主要的“認可”標準為:對於個人來說,淨資產超過100萬美元,或者每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對於公司來說則需要資產超過500萬美元。購買此類產品的投資者將面臨12個月的禁售期。注:美國Regulation D是一個豁免法,SEC允許公司不使用第三方中介直接向特定投資者直接發行證券

V神:比特幣因擴容問題損失重大,遠超Mt Gox攻擊

1月26日,以太坊研究員Vlad Zamfir發文認為,Nick Szabo提出的“代碼即法律(code is law)”這一概念存在問題。以太坊創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隨即對此也進行了評論,他認為Szabo的概念在於預判改變帶來的影響通常是負面大於正面,而這種想法過於極端,需要基於具體場景進行分析。他以比特幣在2016到2017年的擴容之爭為例,認為比特幣沒有成功迎接擴容這一改變造成了巨大損失,其損失(高昂的手續費)甚至超過了Mt Gox攻擊。

數幣交易所Gemini通過重要第三方評估,德勤認可安全管控

比特幣億萬富翁Winklevoss兄弟成立的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Gemini29日證實,該公司已完成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德勤對其進行的一項重要評估SOC2,成為首家在保護客戶數據和資金的安全合規方面達到SOC2標準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和託管方。

SOC2評估通常只針對主流金融服務公司,它評估公司的設計和內部對安全的管控。德勤作為第三方公司進行了評估和驗證。

Gemini表示,該公司的SOC2 Type1報告旨在滿足用戶的需求,這些用戶需要有關Gemini交易和託管平臺中實施的控制措施的詳細信息和保證。這些控制措施已經過獨立檢查,以符合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ICPA)制定的信託服務標準。

美國國會已通過一項研究加密貨幣用於非法交易的法案

據Cointelegraph1月29日報道,美國眾議院已通過一項法案《2019年打擊非法網絡和偵查販運法案》(H.R. 502),要求美國總審計長調查加密貨幣和在線市場直接促成性交易或毒品交易的方式,並根據研究結果,建議採取監管和立法行動,阻止此類非法使用。該法案由加利福尼亞州眾議員Juan Vargas於去年6月首次提出。

比特幣期貨連跌三日,連續兩日收於3400美元下方

美國時間1月29日,兩大美國交易所的比特幣期貨主力合約小幅下跌,連跌三日,連續兩日收盤低於3400美元,處於一個多月來最低谷,截至上週五,2019年前四周連續累跌。

全球最大期貨交易所、美國芝商所(CME)比特幣期貨BTC 3月合約收跌約0.3%,收報3370美元,29日收跌約3.57%,收報3380美元,上週累跌逾1.54%。

美國最大期權交易所Cboe比特幣期貨XBT 3月合約收跌逾0.22%,收報3372.5美元,29日收跌約3.98%,收報3380美元,上週累跌逾1.26%。

Tangem將為馬紹爾群島發行國家加密貨幣的實物紙幣

區塊鏈智能卡錢包生產商Tangem28日宣佈,將為馬紹爾群島計劃推出的國家加密貨幣Sovereign(SOV)發行實物紙幣。SOV號稱全球首個去中心化的國家數字貨幣。

Tangem稱,實物紙幣將採用實物卡的形式,用於存儲SOV數字貨幣。它內置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微型處理器,可立即驗證交易、不產生任何費用,無需聯網即可使用。發行後,它將和美元共同成為馬紹爾群島的官方法定貨幣。

去年2月馬紹爾議員提出計劃發行SOV,被視為終結該國對美元的依賴之舉。11月,馬紹爾議會以一票的優勢投票支持該國總統推出SOV。本月SOV的開發團隊SOV Global稱,目標是今年推出SOV。

DNA數據:2018年被盜竊和被騙加密貨幣價值達17億美元

美國網絡安全公司CipherTrace29日發佈的2018年四季度加密貨幣反洗錢報告顯示,2018年,失竊和被騙取的加密貨幣價值激增,達到17億美元左右。

在17億美元的贓款中,約有9.5億美元源於加密貨幣交易平臺和錢包等基礎設施發生的黑客盜竊,規模較2017年的2.66億美元增長了近260%。

在這些盜竊中,投資者和交易所用戶至少因ICO退出的騙局丟失加密貨幣7.25億美元。耐人尋味的是,雖然很多加密貨幣2018年價格大跌,但2018年失竊和被騙取token的總價值遠高於2017年。這意味著交易所面臨的安全威脅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