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長安鎮:佔手機業半壁江山,有社區年度分紅人均10萬


探秘長安鎮:佔手機業半壁江山,有社區年度分紅人均10萬


文 ✎ 甄祥晴


長安鎮有很多上市公司,最出名的卻是沒上市的OPPO和vivo。

1995年,段永平還是阿段,他從頂峰時期的小霸王帶走6人,從中山來到一江之隔的長安鎮,建立步步高電子有限公司。

此後,這位“中國巴菲特”推出無繩電話、VCD、DVD、MP3、學習機等一系列產品,不斷演化,最終孕育出vivo和OPPO。

老段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長安鎮的發展走向。

過去5年,全球智能手機大爆發。中國既是最大的市場,也是最大的製造商。在蘋果、三星等巨頭面前,國產手機浮浮沉沉,最終,華米OV四分天下,這場智能手機盛宴中,長安鎮佔了半壁江山。

01


和深圳做鄰居,不一樣


從深圳寶安機場到長安鎮,打車只需半小時。

在長安鎮生活了20年的市民盧偉告訴市界:晚上吃完飯從長安街溜達,半小時就可以走到深圳地界。若是去深圳市中心,開車也只需一小時左右。

在全球製造業上一輪轉移浪潮中,東莞正是憑藉毗鄰香港與深圳、勞動力及土地成本低等優勢,成為聞名中外的“世界工廠”,“東莞塞車,全球缺貨”是當時東莞作為世界工廠地位的一個寫照。

很多企業在深圳設總部,在東莞開工廠。中國通訊巨頭華為最早2005年便在東莞佈局,2012年開始陸續拍下松山湖1900畝土地,總投資100億元,於2014年9月動工建設東莞總部,歷時4年終於建成。2018年7月1日,華為正式搬遷,40輛8噸貨車,共60車次,浩浩蕩蕩開向東莞,包括研發部門的2700名員工,也從深圳遷到東莞松山湖溪流坡村上班。


探秘長安鎮:佔手機業半壁江山,有社區年度分紅人均10萬

東莞松山湖華為基地


長安鎮離松山湖大概有45分鐘車程,位於東莞市最南端,東鄰深圳市,南臨珠江口,西連虎門港,地理位置更是優中之優。90年代,不少想幹出一番事業的年輕人第一站到達深圳,第二站便是東莞。

後來影響了長安鎮未來幾十年發展的段永平,正是從深圳中山走到了東莞長安鎮。

在東莞長安鎮開了14年工廠的王宇向市界回憶,2004年大學畢業後,原本是想去深圳這樣的大城市發展,沒料到一去公司就被派到了長安鎮,從此便在長安鎮發展,逐漸開始獨當一面管理700多人的工廠,再獨自開工廠創業做手機相關零件業務,憑藉手機行業的一次次發展浪潮抓住了一些機會。

現在的長安鎮以擁有“藍綠雙雄”而自豪。走到長安鎮的街道上,到處都是OPPO、vivo等手機元素,孕育了步步高的烏沙社區更是如此。


探秘長安鎮:佔手機業半壁江山,有社區年度分紅人均10萬

烏沙社區道路兩旁分別是本地人蓋的公租房和商鋪

進入烏沙社區地界時,一個OPPO綠的牌子在空中懸掛著,上面寫著“長安鎮烏沙社區”,而牌子上面就是OPPO的品牌名。

烏沙社區道路兩旁分別是公租房和商鋪。商鋪老闆告訴市界,對面的公租房是烏沙本地人專門蓋起來對外出租的,自己租一年店鋪需要交給房東3萬元。“很多長安鎮本地人基本不用做什麼事,蓋蓋房子,收收房租,再加上分紅,就能過得很輕鬆。”

02


草蓆編了上千年


過去長安鎮的居民可不像現在這般輕鬆。

從東莞到長安鎮的路上,馬路兩旁除了草還是草,草比人還高,沒什麼房子。大多數人對長安鎮的印象僅限於此。

長安鎮起源於晉朝,始建於北宋,古稱“靖康”。“民以利漁、灶鹽、採莞草為生,逐漸形成村落。”《靖康譜》中記載。在魏晉以前,莞草織品曾作為貢品供皇家享用,晚清時期,更是遠銷歐美市場。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東莞各地還都是未開發的落後地區,但因在鹹淡水交界處盛產莞草,當地人主要還是延續千年傳統,以編織莞席為生。


探秘長安鎮:佔手機業半壁江山,有社區年度分紅人均10萬

西漢莞席(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不過,隨著東莞推行引淡驅鹹,擴大水稻種植面積,莞草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

在長安鎮居民盧偉的記憶中,東莞以前曾靠農產品和海產品,但颱風一刮,稻子沒了,出海也出不了,很窮啊,沒吃的了。這時候,村裡的隊長會拿著口袋和稱,要求每家每戶要拿多少糧食出來支援廣東。

1978年, 40歲的香港商人張子彌在東莞二輕局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虎門。工廠第一年就獲得加工費100萬元,為國家賺取外匯60多萬港元。中國內地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在東莞創辦。第二年,第一幢2000平方米的新廠房拔地而起。

緊接著,因東莞勞動力成本低,港資、臺資、外資企業紛紛在東莞建立工廠。


探秘長安鎮:佔手機業半壁江山,有社區年度分紅人均10萬

廣東東莞電子廠員工招聘


“剛來東莞時,一個月只有500塊錢,換算到現在也就5000,人工成本相當低。”已經50多歲的盧偉其實老家在山西,1991年到東莞,1995年來到長安。乘著改革東風,南下務工或者尋找機會成為那個年代年輕人的一大潮流。

今天的長安鎮,已經很難再跟那個編了一千年草蓆的地方聯繫在一起。

長安鎮有錢在東莞眾所周知。當地人告訴市界,每年東莞經濟排名,長安鎮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自2011年OPPO、vivo投入智能手機大潮後,長安鎮跑的更快。“有些社區每年給居民的分紅大概就有10萬元,而且不是按戶給,是按人給。”

03


隱形富豪段永平


OPPO、vivo兩個品牌雖然在市場上競爭,背後卻只有一個老闆。

在長安鎮呆了些年頭的中老年人提起段永平,會以“老段”來稱呼他。一位在長安鎮政府當職的保安告訴市界,幾年前,老段來長安鎮政府遠遠看見過一次,穿的比較體面,給人的感覺很隨和。

1978年,段永平進入浙江大學無線電工程學系,成為文革後第一批大學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國營的北京電子管廠工作,後在人民大學計量經濟學系深造,1988年畢業,取得經濟學碩士學位。


探秘長安鎮:佔手機業半壁江山,有社區年度分紅人均10萬

段永平


碩士畢業後,段永平並沒有留在北京,“北京對我這種人成功的概率不會大,這裡不太適合我,我想到思想開放急需人才的南方去。”

次年,段永平南下來到廣東省中山市,成為一代人記憶的“小霸王”就此誕生。1995年,小霸王產值逾十億,市場份額逼近80%。渴望做真正企業家而不是職業經理人的段永平,卻在小霸王最輝煌的時候選擇了出走。

1995年9月18日,與中山一江之隔的東莞長安鎮,步步高問世。創立步步高的段永平實現了自己股份制的想法,幾乎所有中層管理人員都入了股,段永平甚至不惜借錢給員工入股。

當時,他在小霸王帶走了6個人一起創業,其中包括了後來OPPO的創始人陳明永、vivo的創始人沈煒和步步高的現任CEO金志江,一加手機的創始人劉作虎,也是從步步高裡走出,這也構成了今天長安智能手機小鎮的資本版圖。

段永平是一個營銷天才,管理簡單、直接。跟段永平做事的員工,一到年底就能分錢,“到年底分紅髮錢的時候,雙手拿不了就用報紙包,小報紙包不了就用大報紙來包。”

2001年,斥資3000萬元註冊OPPO後,段永平移居美國。在走之前,段永平對步步高團隊的寄語是:“放手去幹,幹好了分錢,幹不好關門,別有負擔!”低調的段永平,2001年財富便達到了10億元,很少在媒體前露面。

長安鎮處處留下段永平的痕跡。“很多地方的命名都和步步高有關係,比如步步高廣場、步步高大道等等,而OPPO、vivo這兩家公司更是和長安鎮息息相關。”王宇說道,“大概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


探秘長安鎮:佔手機業半壁江山,有社區年度分紅人均10萬

步步高大道


最初陳明永是沒有打算做手機的,畢竟這屬於沈煒步步高通訊科技的領域。他守著步步高視聽做VCD,後來又轉做DVD,並做到行業前三。但2002年,由於索尼、飛利浦等公司要求中國DVD產業支付專利費,視聽業務的日子不太好過了,陳明永索性將步步高視聽公司關閉,買斷OPPO品牌權限,開始獨立發展。

2007年,OPPO進入手機領域,次年5月,OPPO推出被稱為“笑臉”的首款功能機;2010年,為了國際化發展,沈煒在推廣“步步高vivo音樂手機”時逐步去掉了“步步高”,只留下vivo作為品牌標識。此後,OPPO和vivo在同一個市場領域相互競爭,又逐漸發展壯大。

04


藍綠雙雄崛起


國外品牌進來不抬門檻,國內製造沒有巨頭壟斷,智能手機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

對於大多數靠製造業起家的小鎮來說,想製造一部智能手機,難度不小。這個行業研發投入巨大,且集成度高,技術密集,沒有強大的創新能力、供應鏈組織能力,很難跨入這個含量極高的行業門檻。

全國智能手機看廣東,廣東手機看東莞,東莞就看長安鎮。

2017年,全球手機銷量14.6億部,是汽車銷量的15倍,超過所有其他消費類電器的總和。從遊戲機、學習機一直到DVD,長安鎮一路走來,不斷往產業上游走,能抓住了這一波的智能手機浪潮,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探秘長安鎮:佔手機業半壁江山,有社區年度分紅人均10萬

vivo工廠


OPPO和vivo並非一帆風順。

王宇記得,“2014年,OPPO轉4G,庫存太多,差點出問題。”王宇並不確定是否是段永平注資,只知道當時OPPO得到大筆注資。而OPPO工商信息變更記錄顯示,2014年,其註冊資本的確增加了60%。同一年,vivo背後的步步高通信科技注資也增加了76.26%。

陳明永和沈煒分別帶著OPPO 、vivo完成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手機時代的過渡,又完成了3G到4G的過渡。而vivo和OPPO 的崛起再次給長安鎮注入了新的活力。

像王宇這樣的供應商的感受最明顯。他是做手機玻璃的,開始是給山寨機做,慢慢是一些小品牌,3G的時候是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而到4G的時候,市場上就只有華為、OPPO和vivo了。

長安鎮方面給市界的數據顯示,OPPO、vivo及其上下游配套企業超過1000家,其中屬規上電子信息企業的有159家,屬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的有355家,從事智能手機生產、銷售、維修等行業人員超過20萬人。

相較於其他工廠,來長安鎮務工的人的確更喜歡去vivo和OPPO,覺得是大公司。一家招工中介向市界介紹,曾經最多一天給vivo招了600個人,平時一個月也有兩三百。由於工種要求和老闆風格不同,對員工要求會不一樣,比如OPPO必須站著,“女生我們一般都推薦去vivo,因為可以坐著,我招進去的女生去vivo,很少有人離職。”


探秘長安鎮:佔手機業半壁江山,有社區年度分紅人均10萬

▵ 長安鎮到處都是招工中介


每天早7點,陸陸續續有藍色vivo班車經過,把員工從各個地方送到工廠。據當地人回憶,這裡本來全都是荒草,九幾年建了廠,2000年後又陸續建立,便逐漸佔據了步步高大道整個街道的一側。而OPPO也在距離vivo工廠不遠處。

段永平雖然已經遠走美國 ,每年只回來兩三次,但長安鎮依然流傳著他的傳說,談起OPPO和vivo ,當地人會嘖嘖稱讚地說,“兩家都是步步高的公司,他們老闆在美國,姓段,厲害著呢。”

想探索更多好玩資本故事,也可關注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