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失傳的傳統“大菜”,全吃過的有沒有?

愛生活,更愛美食!今天分享的美食文章是“面臨失傳的幾道傳統“大菜”,我賭101包辣條,全吃過的幾乎沒有”。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或“分享”喲!

第1道:江南百花雞。這道菜原為廣州文園酒家招牌菜。是將蝦膠攤瓤在雞皮內側蒸熟而成。裝盤時以江南名花夜來香或白菊花伴邊,故稱為“百花雞”。因蝦膠適應性強,可用於蒸、 煎、炸、炕諸法,能製成各式各樣的名菜美點,成為一種用途廣泛的基本餡料,故人們又稱蝦膠為“百花餡”。

面臨失傳的傳統“大菜”,全吃過的有沒有?

第2道:銀絲捲。濟南的聚豐德的銀絲捲,半透明,面有嚼勁,鹹香適中!我小時候的最愛!還有豆沙包!另外就是清油盤絲餅!估計沒人會做了!還有一種油旋,但是現在有人做,但是已經不是以前的做法了,已經淪為小個的蔥油餅了!這是另一種消亡啊!

面臨失傳的傳統“大菜”,全吃過的有沒有?

第3道:油粉飯。山西晉南襄汾的油粉飯。油粉是綠豆澱粉的過程中,泡發綠豆磨漿,過濾後澄清,最下面的是綠豆澱粉粉,最上面的是水,中間一層渾濁的看上去就好像油一樣,叫做油粉。油粉飯裡有花生、黃豆、海帶、蘿蔔條、最好有早上剩下的小米湯,最後加入手擀的麵條,愛吃香菜的可以飄點香菜,就這樣色香味俱全的油粉飯就成了。

面臨失傳的傳統“大菜”,全吃過的有沒有?

第4道:青魚禿肺。青魚禿肺曾經是上海老正興菜館的獨創菜。“禿肺”,指的是青魚的肝臟,加入筍片、蔥、姜、黃酒、醬油、糖一起烹製。以前,菜館的師傅取的都是十斤以上的青魚。現在,達到標準的原料已經變成稀有之物。

面臨失傳的傳統“大菜”,全吃過的有沒有?

第5道:蝦子燜柚皮。

太史菜裡的蝦子燜柚皮。挑食材時就要講究,不能等柚子完全熟了,要在乞巧節(農曆七月初七)前後,柚子還未長足肉,皮青而厚時採摘。採來的柚皮要用姜磨掉又苦又澀的表層,出水後浸在大木盆內,不時更換清水,擠幹再浸,直至把苦味全擠出去才能烹製。烹時要用瑤柱和雞熬好湯,再用雞油蝦籽一起燜,上桌時只看到柚皮,滋味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