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蘇東坡——別怪東坡,果子狸真的很好吃

書接前文——上文說道,蘇東坡用盡全身功力都無法吸出螺肉,留下了個東坡食螺——慢慢挑的笑話。

紹聖四年,62歲的蘇東坡終於蓋好了在白鶴峰的新居,可惜,那個他深愛的人沒享受過一天好日子就離世了。蘇軾似乎也在追隨王朝雲的腳步,他本來心想,這個有20多間的屋舍,好歹可以讓一家人都安置進來,自己的餘生就呆在惠州這地兒,也可以衣食無憂了。

白頭蕭散滿霜風,

小閣藤床寄病容。

報道先生春睡美,

道人輕打五更鐘。

這首《縱筆》詩很快傳到了京城,老相識、當朝宰相章惇看到後,呵呵一笑:這蘇軾蘇子瞻活得很快活嘛!得!不能讓這幫元祐黨活得這麼舒服,再貶一輪!

一批詔令下來,保守派再次被貶,針對蘇軾的懲罰仍舊是最嚴重的。想想啊大家,改革派得多恨蘇軾,往死裡設計他。

吃貨蘇東坡——別怪東坡,果子狸真的很好吃

這次的命令是,要求蘇軾去儋州。

為什麼是儋州,大家都知道,蘇軾,號東坡,字子瞻。老爹蘇洵之所以給蘇軾起這麼個小名,是希望兒子可以收斂鋒芒,做事可以前瞻後顧。想知道更多細節的朋友,可以繼續收聽大仙之前製作的《古詩雜誌》第一輯,裡面有關於蘇軾名字的故事。

當然,蘇軾一生也沒有按父親的理想去做事,造成了自己一生的政治困境。

上一章講到,宰相章惇因為與蘇軾同年,本應該與蘇軾關係最要好,但是兩人在政治道路上分道揚鑣,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在路線之爭最激烈的那幾年,蘇軾曾經上書彈劾過章惇。

那就不好意思了,我章惇上位後,也不能讓你蘇軾好過咯啊!

章惇對蘇東坡是非常熟悉的,兩人年輕時,曾遇到過一個事件,小吏來報告說山有惡虎,為害牲畜百姓。現在正在山間躲著,不好抓捕。兩個人來到山前,蘇軾不敢靠前,章惇自己拿著個大鑼,在林子邊兒大聲的敲起來,把虎給嚇跑了。

這次事件後,章惇就斷言,蘇軾這個人官肯定做不大。還真說對了,章惇不僅官越做越大,最後還做了宰相。蘇軾呢,官越做越小,甚至被貶,都是貶官裡最慘的,以至於後世都只記住了蘇軾是個大詩人,大詞人,大文學家,博物學家,但是不知道他一生有什麼政績。

吃貨蘇東坡——別怪東坡,果子狸真的很好吃

章惇為人豪爽,果敢英斷,但是就一點,心胸不大。他看到儋州的儋字裡,是一個單人旁,加一個詹天佑的詹字,蘇軾的字子瞻的瞻,是一個目空一切的目,加上一個詹字,行,你老蘇和這鬼地方挺有緣,就讓你去這吧。

蘇軾就過了瓊州海峽,來到了這片比惠州還蠻荒的地兒。臨別時,蘇家子孫痛哭於海邊,這次分別,估計就是死別了。

儋州,在今天海南省西北部,是中原王朝歷來的統治區域,但是教化不深。蘇軾也覺得,這次被貶,估計就死這兒了,畢竟自己已經62歲了,還能折騰幾年。他身邊只帶著小兒子蘇過一人,將其它親人都留在了惠州,安心的上路了。

四州環一島,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

此生當安歸,四顧真塗窮。

瓊州島的蠻荒超出想象,不光漢夷雜居,民俗不通,基礎設施建設也相當簡陋。

蓋地極炎熱,而海風甚寒,山中多雨多霧,林木蔭翳,燥溼之氣不能遠,蒸而為雲,停而為水,莫不有毒。

這裡幾乎“舉無所有”,什麼叫“舉無所有”呢?就是“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洗澡無浴室,更無書籍和筆墨紙張”,這裡是被中原人士視為十去九不還的鬼門關。

轉眼間便是立冬,海島上氣候並不寒冷,但風雨連綿,官屋破漏不堪,就像住在水牢:

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遷。

風雨睡不知,黃葉滿枕前。

好在新任軍使張中對蘇東坡極為敬重,見官舍無法居住,忙派兵修整,蘇東坡總算得以安居。兩人也漸漸親近,開始有了一些土著朋友。城東南的黎氏兩兄弟,以務農為業,幾個人經常走動,關係熱絡起來,就總在一起聚會喝酒。

這麼艱苦的地方,沒能難住蘇軾。他漸漸喜歡起這裡的百姓,喜歡這裡的安靜。

久居儋自陋,日與雕題親。

海島黎民不太懂得耕種,大多靠採集香料為生,島上的物質很匱乏,不但無肉無藥,就連糧食米麵都要靠海船販運來,如果遇到天氣變化,海運中斷,蘇東坡便難免有斷炊之憂。每當無米下鍋的時候,鄰里總會饋贈酒食,什麼雞呀、酒呀的,那是相當不得了的厚贈:

黎山有幽子,形槁神獨完。

負薪入城市,笑我儒衣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的廚藝也需要好原料,吃貨這次有點犯難,沒辦法,蘇東坡只能用野菜、野果當乾糧,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篇《菜羹賦》:

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

說得通俗點,就是水煮蘿蔔野菜,硬是不沾醬,也沒有醬可以沾,然後在這菜和湯裡,嚐出自然的味道。這種心態真是讓本仙佩服得五體投地。

很快,蘇軾就發現了新的蛋白來源——牛尾狸。

牛尾狸就是果子狸,這種靈貓科小動物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被認為是2002年那場席捲中國的大瘟疫——非典的罪魁禍首,直到十幾年後,專家在一種蝙蝠身上發現了SARS病源病毒,可愛的果子狸才被摘掉了帽子。

吃貨蘇東坡——別怪東坡,果子狸真的很好吃

果子狸在中國飲食歷史上,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別看它種群數量還可以,但他可是與熊掌、鹿茸、象拔、駝峰、豹胎、獅乳、猴頭這些稀罕食材並列為“山八珍”呢!

900年前,牛尾狸就受到吃貨們的追捧。包括梅堯臣、蘇轍、宋濂、陸游等這些大名士,都為它寫過詩。蘇軾早就在廣東吃過這道美味,在海南的發現,讓他十分興奮:

泥深厭聽雞頭鶻,酒淺欣嘗牛尾狸。

通印子魚猶帶骨,披綿黃雀漫多脂。

東坡詩中稱讚牛尾狸的味道好似帶骨的子魚和多脂的黃雀。

吃貨蘇東坡——別怪東坡,果子狸真的很好吃

故事到這,又到了《聽菜譜》的環節,介紹一下紅果子狸的簡單做法。——我們用做一道菜的方式,回味本期節目——希望大家可以從一道簡單料理中,去看一段不一樣的歷史,享受不一樣的味道。

如果大家能找到合法渠道購買果子狸,只有三種做法是最流行的,首推紅燒果子狸塊,次推辣炒果子狸片,末推清燉果子狸段。

嘿嘿!做法嘛,參考豬大骨頭的做法就可以了。因為本仙是比較極端的環保主義者,實在不忍心吃這種可愛的小動物,所以請大家見諒,本期就不介紹具體做法了。

好!家裡有口鍋,吃掉蘇東坡,我們這期節目就到這裡,咱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