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經管學院與芝加哥大學共建研究中心

2018年11月29日,“清華大學—芝加哥大學經濟與金融聯合研究中心”(Tsinghua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Chicago Joint Research Center for Economics and Finance,以下簡稱聯合研究中心)簽約儀式在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區)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芝加哥大學校長羅伯特·錦穆爾(Robert J. Zimmer)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建聯合研究中心。聯合研究中心將依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芝加哥大學弗裡德曼經濟研究所(Becker Friedman Institute),集中經濟學研究的優勢力量,推進以中國經濟為研究對象的前沿經濟學研究,共同開展該領域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為促進全國乃至全球中國經濟金融研究作出引領性貢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弗里曼講席教授白重恩擔任聯合研究中心管委會聯席主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系教授陸毅擔任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在簽約儀式上,芝加哥大學弗裡德曼經濟研究所主任邁克爾·格林斯通(Michael Greenstone)簡要介紹了弗裡德曼經濟研究所的發展概況和聯合研究中心的基本規劃。他表示,中國的經濟制度與增長模式為全球帶來深遠影響,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鑑的經驗與特色。相信兩個一流學術機構的聯合、兩所頂尖大學的合作一定會為中國經濟的前沿研究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清華經管學院與芝加哥大學共建研究中心

邁克爾·格林斯通講話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回顧了學院與弗裡德曼經濟研究所的合作歷程並表示,雙方一直以來的良好合作為共建聯合研究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而此次簽約又將雙方聯接得更加緊密,將合作往更深層次推進。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研究中心一定能夠取得積極成果,幫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經濟的發展。

清華經管學院與芝加哥大學共建研究中心

白重恩講話

羅伯特·錦穆爾表示,很高興能夠見證清華大學與芝加哥大學達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聯合研究中心的創建不僅有利於聚集世界頂級的專家學者,以啟迪智慧、砥礪思想,並且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政策制定貢獻智慧,以造福大眾、服務社會。中國的經濟改革成效令世界矚目,需要充分理解中國經濟崛起的路徑。研究中心的建立將會進一步推動兩校的交流與合作,並促進全球範圍內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理解。

清華經管學院與芝加哥大學共建研究中心

羅伯特·錦穆爾講話

邱勇對出席簽約儀式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邱勇表示,此次簽約是兩校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上所邁出的嶄新一步。當前,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模式轉變。中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這就要求學術界更加深入地探索經濟發展道路上出現的許多新問題,也需要經濟管理領域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尤其是商業領袖貢獻智慧。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而發展成長起來,集經濟學與管理學於一體,追求卓越的研究與教學,致力於創造新的學術知識。另一方面,芝加哥大學經濟系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培養了超過35%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此外,芝加哥大學弗裡德曼經濟研究所在經濟學研究經驗、人才網絡、研究資源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邱勇表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芝加哥大學弗裡德曼經濟研究將形成創新協同,統籌研究資源,為青年研究人才的培養提供廣闊的國際平臺,在推動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希望雙方保持良好勢頭、密切合作,為研究中心的發展、經濟學科的進步以及人類文明的共同福祉而不懈努力。

清華經管學院與芝加哥大學共建研究中心

邱勇講話

清華經管學院與芝加哥大學共建研究中心

邱勇與羅伯特·錦穆爾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清華經管學院與芝加哥大學共建研究中心

雙方代表合影留念

芝加哥大學教務長丹尼爾·迪麥爾(Daniel Diermeier),負責戰略與創新事務的副校長、副教務長、國際事務辦公室主任巴拉吉·施尼瓦桑(Balaji Srinivasan),負責國家實驗室事務的副校長鬍安·德·巴勃羅(Juan de Pablo),負責交流事務的副校長保羅·蘭德(Paul Rand),負責校友關係與發展事務的副校長沙倫·馬林(Sharon Marine),清華大學前校長顧秉林,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等一同會見並出席簽約儀式。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鍾笑寒,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助理、院長辦公室主任、校友發展中心主任教方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EMBA中心主任賈莉,以及趙駒(經1983)、方方(經1984)、潘霽(經1997/經博2001)、楊浩(MBA2001)、何耀華(EMBA2004)等校友參加簽約儀式。

芝加哥大學位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中心,是美國最富盛名的10所私立大學之一,1891年由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創辦。該校在經濟、法律、生物、醫學、物理等領域具有很強的實力,共有90餘位諾貝爾獎得主畢業於芝加哥大學或在該校任教、從事過研究,其中經濟學方面產生了30位諾貝爾獎得主。

芝加哥大學弗裡德曼經濟研究所(The Becker Fried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BFI) )成立於2011年,以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Gary Becker和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Milton Friedman的姓命名。弗裡德曼經濟研究所以“前沿研究,世界影響”為願景,依託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和經濟系的優勢研究力量,在大數據、實驗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健康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宏觀經濟學以及勞動經濟學等方面都開展了廣泛的研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芝加哥大弗裡德曼經濟研究所一直以來有著密切的學術交流合作。雙方作為世界一流、具有極高學術聲譽的研究機構,能夠充分調動學術資源,推進高質量、高水平和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問題研究,不僅能夠豐富和完善學術界對中國經濟的理解,也利於揭示中國經驗對於世界經濟發展的深刻影響。(來源:清華大學新聞網 編輯:張曉雪 審核:趙一燕 時曼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