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進校園”——傳統文化走進安龍課堂

川派傳統文化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一山一景一地天,為有奇石面面觀。或洞或崖煙霧繞,時時飛鳥沒林間”

川派盆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是大多淹沒於歷史的塵沙中。現可考文化追溯於明清,地點就位於今天的泊江河畔安龍場鎮(古稱觀音寺)中的兩家名門望族“付家土城”和“胡家灣”,盆景也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盆景寓意著人們對自然的尊敬,小小盆景中卻蘊含了大千世界,其中的每一枝每一芽都承載這安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見證這一方人的酸甜苦辣。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2018年9月至12月期間,安龍學校在安龍鎮政府和都江堰市安龍盆景藝術協會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園內創新推出“非遺文化之盆景文化進校園”的特色課程。

安龍學校“非遺文化之盆景文化進校園”師資一覽表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冷月剛----生於1972年,安龍鎮文化站站長,成都市勞動模範、都江堰市政協委員、四川省盆景協會常務理事、都江堰市安龍盆景藝術協會副會長。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王國良----生於1957 年,都江堰市安龍鎮玉蘭社區四組人,“王氏藝鋒花園”園主,都江堰市安龍盆景藝術協會副會長,郫都區盆景協會常務副會長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吳紅林----生於1968年,都江堰市安龍鎮東義4組人,“吳家花園”園主,世界BCI盆景協會中國地區委員會委員,中國盆景技師,省級“川派傑出盆景藝術家”、都江堰市安龍盆景藝術協會會長。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袁銘昌----生於1974年,都江堰市安龍鎮東風社區二組人,“韓松園”園主,成都市技能標兵、省級“川派傑出盆景藝術家”、都江堰市工匠、都江堰市安龍盆景藝術協會秘書長。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汪 勇----生於1984年,都江堰市安龍鎮東風社區七組人,“怡松園”園主,市級“川派盆景大師”,成都市技術能手,都江堰市安龍盆景藝術協會副會長。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盆景大師們來到校園,為學生們帶來了生動的盆景實戰教學課: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安龍學校學生親自制作安龍盆景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川派傳統文化

川派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卻又歷久彌新。正如四川省盆景協會常務理事、安龍文化站站長冷月剛在“非遺文化之盆景文化進校園”開班儀式給學生的寄語:身為新一代安龍人,不僅在理論知識上有過硬的本領,同時也能熱愛、傳承、發揚安龍自身的川派盆景文化。

“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走进安龙课堂

—END—

主管:中共都江堰市安龍鎮委員會

都江堰市安龍鎮人民政府

主辦:都江堰市安龍鎮黨政辦公室

諮詢電話:028-87214093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djyal

網址:http://www.anlongzhe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