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來看一看有什麼春節風俗!

大年初三,来看一看有什么春节风俗!

中國的春節習俗是多種多樣的,有貼春聯、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守歲等習俗。那麼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大年初三習俗吧。

大年初三,来看一看有什么春节风俗!

大年初三有哪些習俗

狗日:年初三又稱赤狗日,是一個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憤怒之神,遇之則有凶事。所以老一輩的居民,在這天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燒門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門神門箋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門神紙,個人尋生理”。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餓鬼日:到了大年初三,舊習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難得春節共聚過年,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大年初三,来看一看有什么春节风俗!

大年初三有哪些禁忌呢?

1.忌點燈

這日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後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稱為“老鼠分錢”。過去過年要連續三天家裡燈火通明,即從年三十開始,一直到大年初二,連續三天,將家裡所有的燈全部打開,寓意人丁興旺。但是,到了大年初三,除了正常照明的燈亮外,其餘的燈就不用燈火通明瞭。

2.不許摔壞東西

年下不許摔壞東西,摔了趕緊說:“碎(歲)碎(歲)平安。”這是提醒人們過年別得意忘形,也應小心翼翼、以求吉利。

3.要說好話,忌罵孩子

不能說粗口不雅之言,萬一小孩說溜了嘴,大人會馬上跟著說:“孩童之言,百無禁忌”。

4.忌打掃,忌將垃圾掃出門外

過年前要拜“灶王爺”,送走後“灶王爺”,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掃完畢,叫“掃揚塵”,有除舊迎新的意思,到過年那幾天則忌打掃。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將垃圾掃出門外或往外倒汙水,恐將家中的財氣掃掉。

5.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

忌跟還在睡夢中人拜年,須等到對方起床後再拜年,否則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大年初三(農曆),這一天的漢族傳統年俗有回孃家,燒門神紙,穀日忌食米飯等。大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 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各人均不出外向親友拜年,只留在家中祭祀神明,如一定要外出拜年,可放一掛五帝錢在身上,以化解口舌。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