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組織架構調整,餐飲、綜合、酒旅成為平臺點評的三駕馬車

繼 2015 年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之後,美團點評迎來了第一次組織架構調整。

有人說,這次組織架構調整,是美團應對阿里重建餓了麼與口碑的應對舉措。也對也不對。

說對,是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大到戰爭不會因為某家公司率先上市就會結束。說不對,是因為在美團上市前(當然也是在餓了麼與口碑合併之前),王興就首次明確提出了“Food+Platform”的戰略,所以,這次調整絕不是上市之後的即興之舉。

看過王興的整封信,關鍵詞其實就兩個:吃和平臺。吃與需求側有關,平臺和供給側有關。王興在信中提及的第一個變化,就是新增設了“用戶平臺”,包含了過去的美團平臺、點評平臺、服務體驗平臺部等部門。

美团组织架构调整,餐饮、综合、酒旅成为平台点评的三驾马车

新組建的到家事業群與小象事業群,都是來自此前的大零售事業群(也叫到家LBS)。小象事業群就是大零售事業群裡的生鮮零售業務,這次把它單獨分出來,顯然是重要性在上升,畢竟阿里在餓了麼與口碑之外,還有一個盒馬。美團需要小象單獨跑、加速跑。

在把小象分離出去之後,到家事業群變化不大,但作為美團的王牌軍,它通過外賣、配送其實扮演了整個生態體系中基礎設施的角色。這個事業群不是在變輕,而是在變重,重要的重。

這次新成立的LBS平臺,包含了 LBS 服務、網約車、大交通、無人配送等部門,某種程度上是建立在此前的出行事業群基礎之上,增加了無人配送。換句話說,過去一年以網約車為核心的出行事業群找到了新組織。關於這一點的得失,下面再做進一步分析。

2015 年 10 月份,美團和點評合併;到今年 10 月份,又一次做出組織架構調整,前後一共 5 次。

美团组织架构调整,餐饮、综合、酒旅成为平台点评的三驾马车

3 年 36 個月,平均不到 8 個月調整一次。合併時兩家公司總估值 110 億美金,到今年上市最高達 500 多億美金,估值增長了近 5 倍。很難說每一次組織調整都必然會推高估值,但不可否認的是,王興對變化的應對和拿捏都很準。

美團點評的第一次調整發生在 2015 年 11 月份。合併不到兩個月,美團點評完成了第一次內部組織架構調整,王興出任CEO、張濤出任董事長;同時,還對業務結構進行了重新設立:

設立平臺事業群、到店餐飲事業群、到店綜合事業群、外賣配送事業群、酒店旅遊事業群、貓眼電影全資子公司、廣告平臺部等業務板塊。

當時美團點評身處的環境是,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競爭激烈。

美团组织架构调整,餐饮、综合、酒旅成为平台点评的三驾马车

外賣有餓了麼、百度,酒店有攜程、去哪兒,貓眼有微影、格瓦拉,到店綜合有眾多垂直O2O同行。就是每一條賽道尚未結束戰鬥,空戰當然需要空軍,海戰當然需要海軍,陸戰當然需要陸軍。各司其職是最重要的選擇。

幾乎與此同時,王興喊響了“互聯網下半場”的概念。在關於此次調整的內部信中,王興正式把餐飲、綜合、酒旅定義為美團點評的三駕馬車。其中,在原到店餐飲事業群、外賣配送事業群和餐飲生態平臺的基礎上設立“餐飲平臺”,這意味著外賣和到店兩大事業群第一次會師,因為它們這時有了共同的指揮官王慧文。

老王一手打造了美團外賣鐵軍,此時面對強敵,必須整合餐飲產業鏈上下游,才能保證利出一孔。這就是餐飲平臺誕生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