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經驗是你孩子學習道路上的地雷

主題:不良經驗是你孩子學習道路上的地雷——一個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卻能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

作者:歷史學的還不錯——用匠心與讀者對話,用良心與心靈對話;不唯利是圖(不以盈利為目的),不隨波逐流;努力做一個"有態度,有溫度"的自媒體。

您是否見過這樣的孩子?

不良經驗是你孩子學習道路上的地雷

每年筆者帶新生(高一)都會遇到這樣的孩子,他們中考成績不錯,到了高中成績卻一落千丈,考試成績出來家長也是一臉茫然,我的孩子在初中和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非常優秀,怎麼到了高中成績就不行了呢?

出現成績下降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類孩子的成績下降,作為老師是不會感到意外的。他們平時上課根本不認真聽講,作業完成情況也不好,課下更談不上用功複習,老師找他們談話,他們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老師我到考試的時候一定能考好",這種屬於好點的。還有一部分會跟你談他輝煌的歷史,"曾經在整個小學,包括初中都沒有非常用功的學習,在中考之前一個月(或者三個月),突擊性地學習、刷題,通過幾天的努力我就考上了!"。更有甚者還沾沾自喜的認為自己非常的聰明。

但是這種學生在期末考試時就"現原型"了,部分孩子能幡然醒悟,應該還會取得不錯的成績,大多數的打算一直等到高三再去拼搏,真到了高三,卻發現已經根本力不從心了。

決定學習成績的不僅僅是孩子掌握的知識。

不良經驗是你孩子學習道路上的地雷

為什麼每個人在學校學習,即便是在一個班級,有同樣的老師上課,有相同的同學,在經歷幾年以後他們學習成績卻會出現比較大的差異呢?這是因為學生學習的知識系統不僅來自於學校學習的知識,還有自身經驗的積累。而現在的學校和家長更關注的是孩子的成績,並不在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掌握的能力。

在小學甚至是初中,因為他們學習的內容比較少,知識的絕對容量都比較小,很多孩子在學期末通過突擊,也能複習掌握老師所傳授的知識,這個時候他的學習成績沒有問題,但是隱患也就此埋下。孩子在這個學習的過程與其他的孩子所學習的知識是一樣的,但是他們所積累的經驗卻是"不良經驗"。而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知識和經驗加起來才是我們所說的"能力",在知識容量比較小的初中這種自身經驗的積累在成績上是體現不出來的,但是孩子們的能力的差距其實已經很大了。因為當一個人的經驗和知識相輔相成的時候他會做出更加智慧的選擇,但是當他有不良經驗的時候,他會在某個關鍵的階段做出錯誤的選擇,甚至有些不良經驗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提前糾正孩子的不良經驗,為孩子排雷家長義不容辭。

不良經驗是你孩子學習道路上的地雷

當孩子具備某種不良學習經驗的時候,當他學習的知識容量劇增的時候,他就會吃大虧,而此時發現則為時晚矣。當下,學校更關注孩子的知識的掌握,作為家長就應該更關注孩子在學習過程形成的不良經驗,並儘快幫他們改正過來。

很多孩子在年齡比較小的時候是很在乎的家長的評價的,當您對他的一個不良經驗做出消極的評價的時候,孩子會有內疚感,這就產生改變的動機。孩子的智力結構是有限的,有時候想要改變卻不知道怎麼改變,家長要給孩子一個可行建議,用正確行為去替代錯誤行為。家長不要去做老師的事情,傳授知識是老師的職責卻不是家長的主要任務,家庭教育要更多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家長要做到及時排雷,等你孩子真的踩在雷上的時候,等待我們的就只能是"杯具"了!

一家之言,對"學習過程中的不良經驗"您怎麼看,留言區見!

2.文中配圖除特殊標註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3.本為參考:教育之江的家長課堂,致謝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