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東京》:讓旅行成就更好的自己

《迷失東京》:讓旅行成就更好的自己

走在異國他鄉的道路上,你會有一種怎樣的感受,是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還是會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也許你的感受會隨著經歷的事情、陪伴的朋友、遇到的故事不停地發生變化,而無論如何,無論身處何地,也不要迷失了自己。

停留是人生的一種旅行

《迷失東京》講述的是已為人妻的夏洛特和電影明星鮑勃·哈里斯互生好感的故事,在東京凱悅酒店相遇之前,夏洛特陪伴著自己的攝影師丈夫來到東京,每天丈夫都排滿了工作,夏洛特明明並不開心,卻口頭上說著“我很開心”,無論是走在澀谷的街頭,看著大屏幕上晃動的恐龍,還是走進表參道地鐵站,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 ,她在東京的日子是孤獨的,她努力學著插花卻依舊融入不到日本的生活中去。

而鮑勃·哈里斯呢?他說他自己為了200萬來到東京拍威士忌的廣告,儘管受到熱情的服務,卻每當面對著新宿夜晚的霓虹燈,只有鮑勃·哈里斯自己才能聽到他心中的孤獨和嘆息,他甚至想盡早地離開東京,回到美國,哪怕是再有演出機會,也不願繼續停留。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像鮑勃·哈里斯和夏洛特那樣,因為要陪伴家人或是由於工作的原因,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而每天的生活,如果只是等待,或是敷衍,那我們會錯過許多美麗的風景。倘若我們把每一次外出都當作是人生的旅行,當作是短暫的停留,帶著看風景的心情,帶著感受未知的心境,也許我們並不會迷失在車水馬龍的街頭,更不會只看到一座城市的紙醉金迷,而看不到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懷。

停留在外,也是旅行的一種方式,只有享受每一刻的感覺,欣賞每一處的風景,才能體會人生的快樂。

《迷失東京》:讓旅行成就更好的自己

旅行不應該是逃離現實生活的慰藉

在鮑勃·哈里斯和夏洛特相遇之前,他們對東京並沒有任何的感情,更多的是想逃離這座城市,這才有了電影中鮑勃·哈里斯和夏洛特的經典對話,鮑勃·哈里斯對夏洛特說:“我正在策劃一場逃離。首先逃離這個酒吧,接著這個城市,再是這個國家。你願意加入嗎?”夏洛特莞爾一笑:“算上我一個。”

而這次的“逃離”,讓他們兩人更明白了東京人的生活,與其說他們是結伴旅行,不如說他們在體驗東京的本土文化,他們穿梭在日本的酒吧,玩樂在卡拉OK,甚至在新宿體驗奔跑,只有真正融入這個城市,才能真正的感受這個城市的魅力。

鮑勃·哈里斯和夏洛特像是忘記了彼此的身份,忘記了彼此的煩惱,似乎這種“逃離”才讓他們感受到了快樂。我們中的很多人也是如此,看到別人辭職旅行、休學旅行,就很是羨慕,而這種羨慕大多是來自於對自己本身生活的不滿,或是與片中男女主人公處那樣有著中年危機,有著對自己人生的迷惘,可是,旅行不應該是逃離現實生活的慰藉,而是刷新自己的身體和靈魂,用一種新的眼光,為自己的什麼增加多一些的可能。就像北島在《藍房子》中寫道的那樣:“旅行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個旅行者,他的生活總是處於出發與抵達之間。從哪兒倆到哪兒去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持未知態度,在漂泊中把握自己。”

《迷失東京》:讓旅行成就更好的自己

找回自己才是旅行的意義

《迷失東京》中有一幕是鮑勃·哈里斯和夏洛特在床上談論他們的生活,夏洛特說,她自己曾經想當作家,但是又討厭自己寫的東西,也想過要拍東西,卻又覺得自己拍出來的太平凡。鮑勃·哈里斯鼓勵她不如就先從寫作開始。

人生總有迷茫的時候,帶著尋找人生方向的旅行,可以幫助自己審視自己的內心,夏洛特離開了東京,隻身前往京都,她看到了日本傳統的婚禮,在樹枝上繫上了自己的許願。而這一次,是她到日本之後真正意義上的旅行,而在這樣的旅行中,她似乎看透了很多事情,也知道如何做回自己。

在最後的見面中,夏洛特曾希望鮑勃·哈里斯能夠留下來陪伴自己,可是這種曖昧的關係終將結束。如果說他們的相遇是一種自我的迷失,那他們的道別則是在迷失中找回了自己。工作還在繼續,生活也在繼續。影片的最後,依舊播放的是繁華的街道,來回穿梭的汽車,閃耀的招牌,鮑勃·哈里斯和夏洛特的故事像是淹沒在人流中,不曾被人發現,也不足被人知道。

旅行也是如此,在一個地方像是看盡了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樣的事,而離開這個地方,你會發現,你真正瞭解的並不是他們,而是你自己。人生的方向不在於你走了多遠,更在於你在旅行中體會到了什麼,是否找到了與往昔不一樣的自己。願旅行成就最好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