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虧虧丨2018非上市壽險公司慘淡收官:67家險企四季度虧31億

瑞雪豐年,春寒依舊。

告別喜憂參半的2018, 諸多不確定中2019走向何方?春節後,各家保險公司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出爐,情況並不樂觀。

《今日保》統計的67家壽險公司第四季度虧損近31億元,即便放大到全年利潤合計也不足200億元。如果剔除老六家之一的泰康超百億元的淨利潤,上述60餘家中小壽險公司淨利潤不足百億元。

映襯在“1697.68億元,同比增長22.07%”的2018人身險淨利潤預測光環中,中小壽險公司冷暖自知。

1697.68億元VS183.97億元的背後是,近3.5萬億的壽險規模保費,壽險老六家與80餘家中小壽險公司的市場份額比幾乎是50%VS50%。

鮮明對比中,“強者恆強、弱者愈弱”的苦楚依舊。然而依舊有部分遵循傳統壽險經營的中小險企展現出了穩健且強勁的盈利能力。

這在2018下半年以來的保險外部發展環境每況愈下的背景中,殊為不易。曾經的“離經叛道”與“傳統”的PK中,壽險公司經營兩級分化嚴重。四季度的慘淡業績,進一步放大了這一點。

2018四季度慘淡收場: 環比少收了133個億

相對67家險企2018年全年的淨利潤表現,第四季度的數據可謂差之千里。

-30.97億元,第四季度合計虧損數額;92.63億元,第三季度合計淨利潤之值,環比少收了133個億。

數據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淨利潤在億元以上的險企僅有14家,另有15家險企淨利潤在0-1億元之間。29家險企合計盈利78.58億元。

虧虧虧丨2018非上市壽險公司慘淡收官:67家險企四季度虧31億

作為壽險“老六家”之一的泰康人壽,成為67家壽險公司中的盈利主力。第四季度淨利潤達18.74億元,2018年全年淨利潤為118.59億元,佔67家壽險公司全年淨利潤總和的64.46%,覆蓋了虧損的中小險企淨利潤,展現了老六家之強勢與底蘊。

除泰康等穩健性公司外,另有部分險企在第四季度發力,如天安人壽。

2018年四個季度,天安人壽淨利潤分比為-6.85億元、-9.97億元、-0.8億元、19.98億元。在前三季度淨利潤累積虧損達17.62億元的情況下,在臨近年關之際發力,第四季度淨利潤一舉達到19.98億元,超泰康人壽。

天安人壽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在前三季度收入173.22億元,到2018年底達到222.86億元。

虧虧虧丨2018非上市壽險公司慘淡收官:67家險企四季度虧31億

從第四季度虧損險企看,有13家壽險公司淨虧損在億元以上,25家險企虧損額在億元之內,總計虧損109.55億元。

縱看2018年:遙遠的1700億利潤VS 30家險企合虧138億

虧虧虧丨2018非上市壽險公司慘淡收官:67家險企四季度虧31億

根據《上海證券報》的報道,2018年人身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1697.68億元,同比增長22.07%。

縱覽2018全年業績,上述67家壽險公司中有30家出現虧損,合計137.9億元。其中,幸福人壽虧損額為68.28億元,佔總虧損數額的一半。

原因,“受2018年資本市場大幅下行影響,權益類投資出現較大規模的損失”。

外部投資環境的每況愈下困擾著相當部分的保險公司。即便巨頭中國人壽也因遭遇資本市場波動,2018年淨利潤預計會減少50%-70%。

事實上,2018年也是資本市場劇烈波動、A股市場大幅下挫的一年,加之壽險轉型發展進入關鍵期,上市險企尚且面臨投資收益下降、淨利潤環比下降的尷尬,中小險企更是面臨資本市場及壽險行業轉型突破方面的荊棘。

此外產生較大虧損者乃一批老困難戶。如長城人壽2018年以15.71的虧損額居虧損榜第二。近年來,成立超過10年的長城人壽股權變動頻頻,依舊走不出虧損陰霾。

2017年,長城人壽虧損7.23億元,2016年虧損5.19億,加上2018年的虧損,三年合計高達25億元。

繼2011年鉅虧過10億元后,合眾人壽2018年再度迎來鉅額虧損,超過9億元。根據其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合眾人壽鉅額虧損均產生於下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虧損均在2000多萬元,第三季度達到2.2億元,第四季度高達6.6億元。

事實上長城人壽虧損亦如此,2018年第四季度虧損近11億元,三季度為2.2億元。

虧損企業中,除一些常年“困難戶”,以成立時間較短的新公司為主。如招商仁和、愛心人壽、華貴人壽、海保人壽、國寶人壽等。根據“七平八盈”的行業共識,新公司尚未迎來盈利週期。

關於保險公司盈利週期問題,行業中還有一個觀點:險企盈利週期取決於公司業務策略和業務結構。公司盈利週期是由公司的投資者,股東決定的,取決於公司的業務策略和業務結構。

橫看37家盈利險企:壽險公司經營兩極分化,穩健型公司大爆發

虧虧虧丨2018非上市壽險公司慘淡收官:67家險企四季度虧31億

拋開單季度數據的慘淡,2018年的壽險市場仍有表現不俗者。

《今日保》統計,37家非上市壽險公司在2018年實現盈利,合計淨利潤達到321.87億元。其中,泰康人壽登頂,以118.59億元位列榜單第一名。作為“老六家”之一的泰康,盈利能力依舊強勁,不亞於“老三家”。

陽光人壽,以35.69億元位居盈利榜第二。事實上,業績規模與投資收益均常年表現不俗的陽光人壽盈利表現也頗為“穩健”。

有意思的是,兩家MT系險企華夏人壽、天安人壽均以一個季度的“完美”表現實現2018年不錯的淨利潤的數字。

華夏人壽第一季度淨利潤為32.49億元,另外三個季度淨利潤,或微盈、或虧損,但依舊排在盈利榜第三。

天安人壽更為典型,除第四季度盈利19.98億元外,其他三個季度皆為虧損。

最為值得關注的是,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傳統壽險經營”的老牌外資保險公司展現了強勁、穩健的盈利能力。如招商信諾、中美聯泰、中信保誠等老字號外資壽險公司,無論是保費規模還是淨利潤均表現不錯,淨利潤過10億元。中英人壽、中意人壽等老牌外資公司亦如此,不過與頭部外資壽險公司差距逐漸拉開。

2019年,保險業進一步開放之際,中國壽險業也正在轉型迴歸至外資險企熟悉的賽道。穩健、可持續型險壽險公司將迎來更佳的機遇。

注:上市壽險公司與安邦系、養老險公司及部分未披露信息的公司未納入統計範疇,包括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平安健康、太保壽險、太保安聯健康、太平人壽、人保壽險、人保健康、國華人壽、友邦、安邦人壽、和諧健康、國壽養老、平安養老、太平養老、長江養老、泰康養老、安邦養老、新華養老、人保養老及建信人壽、光大永明等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