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新高考改革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選科和錄取形式上,不再分文理科,而是6科選三科,再配上語數外,簡稱“3+3模式”。無論是本屆學生的家長還是2018學生的家長很多都感到焦慮,一時間不知如何指導孩子學習。今天這篇文章為你答疑解惑。

選科確實是未來高考生們的一大難題,有20種搭配,就看你怎麼去抉擇了這相當於把選擇權交給了每一個考生。

01 “3+【6選3】”模式

在新高考改革中,“3+【6選3】”模式格外吸引眼球。“3”代表語文、數學、外語3門高考核心科目,而“6選3”則是由學生從6門可選科目中(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選擇的3門科目。

這樣的改革,具體帶來了如下的變化:

1 是在錄取模式上

由原來“依據高考統考科目成績”改為“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再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2 是在考試科目上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來的語文、數學、外語、文(理)科綜合科目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語數外各科滿分仍為150分。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3 是在考試時間上

由原來的6月一次進行所有科目統一考試改為分兩次進行:選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學期高考前,統考科目仍在6月。

4 是在外語考試上

由原來的學生外語科目只能考一次改為學生可以參加兩次考試機會,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5 是在計分方式上

考試總成績由原來的各科成績直接累加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加上3門選考科目按等級折算的相應分數。改革後,考生總成績由語數外3個科目(必考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選考科目)成績組成。

3個選考科目由考生根據本人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要求,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擇,成績按等級賦分。根據規定,選考科目實行全省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評卷、統一公佈成績,確保考試成績真實可信。

02 “合格性考試+等級性考試“是怎麼回事?

“從2018年入校的高一新生開始,所有高中生都必須參加學業水平考試。”學業水平考試採取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國家規定的普通高中課程的14個科目,全部納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

1 合格性考試

其中,合格性考試,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11門學科實行書面考試,滿分100分;同時,物理、化學、生物學和通用技術進行實驗實作考查;音樂、體育與健康、美術3門實行素質測試。

考試時間

✦高一下學期:

信息技術、通用技術

✦高二上學期:

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政治

✦高二下學期:

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

(不同省份可能會不一樣)

合格性考試每年組織2次,不合格可以補考。要注意的是,只有通過了合格性考試,才能報考等級性考試,也就是說,合格性考試是參加高考的第一道門檻!

2 等級性考試

等級性考試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共6門學科,考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在上述6個科目中選擇3個科目參加等級性考試。

新高考採用 3+(6選3)模式,而這個“6選3”就是等級性考試。

3 每個學生都必考的語文、數學、外語

6選3:另外三門科目考生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中任選三門進行考試,每門滿分100分。

03 “20種選考方式,如何選科?

“3+[6選3]”的模式,學生們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偏好等分別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門科目中選出3門作為選考科目,於是產生了20種“風格各異”的選考方式。

每種組合可報專業的比例如下圖: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選科與高考填報大學、專業有緊密的聯繫,因此,各個學科對應能選哪些專業,我們都應提前作了解,以下再給大家一些參考!

物理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物理學與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生物技術等有重要作用,想在未來從事上述相關行業,就必須學好物理。

化學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化學已成為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能源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重要基礎。

生物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是農、林、牧、副、漁、醫藥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

政治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思想政治與教育學、文學經管等方面的專業有很大的關聯!

歷史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歷史必修課學習,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認識歷史發展中全局與局部、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繫;培養學生從不同視角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地理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地理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

04 新高考模式下家長該如何指導孩子?

三科選考科目的出現,學校多會採用走班制和分層教學,這一階段怎麼引導孩子儘快適應是關鍵。

對此,我們有以下建議:

1.讓孩子儘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上的狀態;在此基礎上,發展孩子的優勢科目(可以作為未來高考的選考科目)。

2.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的課程進度快,有些知識點在課堂上沒法詳細解釋,所以孩子一定要學會在課後能夠自主學習,不然知識點漏洞越來越大,再想補就難了。

3.引導孩子重視學考。現在的高考模式不再適合考前幾個月“臨時抱佛腳”的方法了,因為高二的學考等級會影響高考錄取,所以家長要督促孩子從高一開始就要及時把知識點掌握、摸透,不能等高三再努力。

新高考“3+3”的模式讓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擅長的科目去學習,家長可以從這個點入手,引導孩子自主學習,早早為孩子打下紮實的基礎。同時,家長也要讓孩子平衡好各科之間的關係,儘量都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免影響高考的錄取。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新高考形式下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沒有數學為基礎,就沒有科學,沒有科學就會沒有技術”。數學是科學的基礎,科學是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如果基礎不穩,上面的一切都不會產生。這麼多年,我們給予基礎數學的關注不夠。

那麼作為父母,日常學生中,我們該如何去培養和提升孩子的數學思維呢?那就是帶你的孩子參與到WMO數學創新討論大會中,你的孩子會有這不一樣的體驗和收穫。

WMO數學創新討論大會

在21世紀社會變革時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在越來越複雜和專業化的未來社會,所需必備的核心能力是“創意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等,這些能力可通過數學問題的思考、推論、交流、解決而增強。

未來世界需要的領導者是融合思維者,即是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融合創新的能力”。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WMO數學創新討論大會是由WMO世界融合創新協會於2008年發起,二十多國家每年近千萬人參與的大型國際青少年數學+STEAM融合創新的交流活動。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全國已有超千萬學生參加了我們的研學交流活動。WMO數學創新討論大會已經成為全國最具權威性、專業性、規範性、影響力最大的國際研學交流活動。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WMO數學創新討論大會,不但讓孩子們沉浸式體驗原汁原味的國際學習生活,更將全球熱議的STEAM教育理念貫穿全程。

新高考改革“3+3模式”,20種搭配方式,切勿盲目選擇!


STEAM教育是培養選手跨越Science(科學), Technology(技術), Engineering(工程), Arts(人文)和Maths(數學)五大學科領域的界線。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融合的能力,讓學習者回到現實生活,從探索的視角展開學習,以綜合學科的視角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教育。

參與到WMO後,能夠通過你的發散思維和思維轉化,培養你融合思考的能力。同時增強你的批判性思維,提升你的元認知能力,通過融合創造力和個性化發展培養使你成為未來的領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