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老茶客的這一步套路,你泡的茶葉也能好喝一倍!

最近發現了老茶客的泡茶小套路:"留根法"。

"留根法"是指在出湯的時候,不會把茶湯倒乾淨,而是會留些許茶湯在茶壺中,這種泡茶方法就叫"留根法"。

學會老茶客的這一步套路,你泡的茶葉也能好喝一倍!

留根法和把茶湯倒盡這兩種出湯方法有什麼不同呢?

把茶湯倒盡:泡茶之後,要將茶湯倒入公道杯,將壺身垂直,或者輕甩幾下,讓壺中的茶湯都能倒入公道杯中,一次性倒盡所有茶湯,不留茶湯在壺中。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避免茶葉一直在茶湯中浸泡,下一泡沖泡時,不會因為泡得太久而茶湯帶有苦澀味。

學會老茶客的這一步套路,你泡的茶葉也能好喝一倍!

所謂的留根法就是泡茶出湯時,特意保留一些茶湯在壺中,留給下一泡,再一起出湯,且每一泡都是如此,為下一泡留部分茶湯。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讓茶湯的濃度不會下降得太快,可以讓茶湯呈現出緩慢性變淡的趨勢,而不是每一泡茶湯的濃淡都相差太多。

學會老茶客的這一步套路,你泡的茶葉也能好喝一倍!

什麼時候需要把茶倒盡呢?

一般來說,使用小茶壺、小蓋碗泡茶的話,或者注重茶的滋味和香氣的功夫茶泡法時,需要把茶壺或者蓋碗中的茶湯倒乾淨。

這是因為壺的容積小的話,若是茶中還留有茶湯,容易導致下一泡茶產生苦澀味,影響喝茶的口感,所以需要耐心把茶湯倒乾淨。

學會老茶客的這一步套路,你泡的茶葉也能好喝一倍!

那麼什麼時候需要用留根法呢?

這裡主要有兩種情況可以用,一種是用杯泡或者用大壺沖泡時用留根法,還有一種是沖泡滋味比較淡的茶葉時可以用留根法。

比方說,用玻璃杯泡茶時,茶水是不分離的,喝到下半杯的話,茶湯則格外濃郁,喝完一整杯茶再加水泡第二杯時,茶湯濃度則下降了太多。

學會老茶客的這一步套路,你泡的茶葉也能好喝一倍!

所以用杯泡或者用大壺沖泡時,可以在杯中保留部分茶湯,留一些"根",再加水沖泡下一杯,才能喝到好滋味。

而滋味比較淡的茶,比如白茶,本身滋味比較清淡,且相對而言沒有那麼耐泡。

如果第一泡全倒盡的話,接下來的茶湯味道很容易就變淡,所以採用留根法的話,茶葉也能變得"耐泡"不少~

學會老茶客的這一步套路,你泡的茶葉也能好喝一倍!

其實泡茶方法沒有完全的對錯,多嘗試多對比,找到自己口味與泡茶方法的平衡點,茶者覺得這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