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上週末,我收到90後小助理的信息說:“我打算離婚了”。

看到信息的時候我有點驚詫。

小助理跟男友是大學同學,在一起好幾年,今年剛結婚了。

分手的導火索很簡單。小助理週五加班回家,老公正在埋頭打遊戲。換下來的髒衣服堆在沙發上,水池裡有幾個沒洗的碗,老公聽到小助理回家了,指指茶几上的幾張單子說,水電該交了。

小助理看著老公頭也不抬的背影,突然覺得特別委屈。畢業這幾年,小助理工作勤懇,薪水從小几千一路漲到萬元,雖然不多,但也算是每一步努力的見證。而老公好像一直找不到工作的狀態,工作換了3、4份,薪水卻一直在停在3500邊上原地踏步。

小助理也誠懇的跟老公聊,希望大家都事業上有進步,為以後養育孩子、以後的家庭打基礎。而老公除了在遊戲世界從青銅升到了王者,別的一點改變都沒有,依然對工作抱怨多用心少。到了今年,乾脆家裡的開銷都讓小助理承擔了,自己的收入當作零用,不時還在遊戲充個值。

那天小助理看著桌上的幾張水電賬單,實在忍不住跟老公說:“要麼你交水電,要麼離婚。”

她老公一聽特別憤怒,說一直都覺得兩人是因為感情在一起的,誰知道最終還是在計較錢。

“你不就是嫌棄我沒錢嘛!所以看不上我了,沒想到你也是這麼市儈,有錢人多得是,你去找個有錢的吧!”

小助理聽到老公這一番話,傷心的哭了一晚上。小助理說:“我是真的在跟他計較錢嗎?那張水電單不過70塊2毛而已啊!”

小助理跟我聊到這裡聲音又哽咽起來,我知道,這麼多年的感情說分開就分開確實很傷心很難。但我也完全能理解她的決定:讓她傷心的不是老公現階段的資產情況,而是絲毫看不到老公的進取之心,對自己和生活的責任心以及未來生活的希望。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常常會收到很多媽媽的留言,跟我分享婚姻生活裡的難題和困惑,相當高比例的留言都會提到一個問題:“到底婚姻裡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也有很多人提問,其中有一條高贊回覆說到:

“我不知道婚姻裡最重要的是什麼,靠什麼來維繫,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各取所需而已。但,所有好的婚姻的基礎都是“愛”與“錢”,只可惜很多人,把這個組合當成了單選題。”

我深以為然。

在很多人看來,在愛情裡怎麼能談錢這麼俗的事?在婚姻里老是談錢的那些人,女人拜金貪婪,男人摳門算計,總之都不是想著好好過日子的。

談錢真的俗嗎?

是的。

但是要知道,婚姻不僅僅是愛情,它還包括子女養育、家庭關係、資產重組、風險共擔等各種大事,以及雞毛蒜皮、油鹽醬醋等各種小事。這些大事小事落在生活裡就是實實在在的俗,家庭裡的吃穿住行哪一樣不需要錢?讀書教育、興趣愛好、詩和遠方也同樣需要物質上的支持。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電影《喜劇之王》劇照

婚姻都是以愛情開頭,以生活瑣碎貫穿始終。再有情也不能只是飲水飽,該餓還是會餓,該吃還得吃。無法滿足最基本的物質需求的婚姻,即使再好的感情也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空中樓閣。

電視劇《裸婚時代》裡,劉易陽和童佳倩為愛結婚。沒房、沒車、沒鑽戒、沒婚紗、沒存款、沒婚禮、沒蜜月,兩人在愛情的滋潤下窮開心。

然而生活卻給了他們下馬威,與三代同堂大家庭的格格不入、老一輩人的重男輕女、生活捉襟見肘的種種不堪令小夫妻難以忍受,最終走向了分手。

不過,即使錢是婚姻生活中的必備,我仍認為:兩個人在一起有沒有錢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能不能一起進步,有沒有合拍的三觀。

其實仔細看會發現,童佳倩與劉易陽除了因為經濟上的窘迫,其實從一開始二人的成長環境,家庭觀念,都不一樣,所以其實二人的金錢觀,世界觀向來都是有一條溝壑的。

而金錢上的窘迫,僅僅是壓倒二人的那根稻草而已。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新一季的《奇葩說》裡的有一個辯題:結婚前,我讓伴侶在ta的房本上添加我的名字,有錯嗎?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有人說,我們是打算生兒育女,白頭偕老的啊,為什麼不能加上名字,加一點安全感? 也有人說,人家父母全款買的房,跟你有什麼關係? 還有人說,房本上加名字,把你自己的價值限定在半套房子裡,婚後再也不會對等。

其實,房本加不加名字都沒有錯,這只是一個雙方協議的結果。不加名字不等於婚姻沒有保障,加上名字也不見得尊嚴就貶了值。

比在房本上加名字這件事更重要的,是談論“加不加名字”這件事本身,是兩人對房子、金錢、情感之間的討論和相互認可,是二人彼此攜手度過未來的決心和希望。

多倫多道明銀行在2015年到2016年間,對於1902位戀愛中的成年人進行了一個關於伴侶與金錢的追蹤研究。這項研究發現,在親密關係中“談錢”對兩個人的幸福指數確實有著巨大的影響。

所有參與者中,62%的人每週與伴侶至少談一次錢,並且“談錢”越頻繁的伴侶幸福感越高。數據顯示,每週至少談一次錢的伴侶,78%都感到幸福。而幾個月才談一次錢的伴侶中,感到幸福的只有50%。

很多人害怕婚姻裡談錢傷感情,但殊不知,好好的談錢,才是對伴侶最大的尊重!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去年,《鳳凰週刊》發了一張“相親價目表”,當時引發了特別多的討論。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說實話,我當時看到整張圖的時候真的覺得不太能接受。這不是“談錢”,而是一種金錢、身份、權力,對女性使用價值的“購買”。

在我的觀念裡,兩人是否能在一起有三個必要條件:一是能不能自然的談論性;二是是否有相似或能相包容的生活觀;三是能不能好好的談談錢。

性觀念和生活觀決定了二人是不是能在一起,而談論錢決定了二人能不能走得遠。

真正的好好談錢,不是單單是指把收入、資產、風險都拿來分配或分擔,而更多是談論我們共同養育孩子的目標,我們共同贍養老人的職責,我們對彼此未來的共同承擔和期待。

我家小區住有兩位老人,兩人過得非常節儉,但其實二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退休,退休金比很多人都豐厚。兩人最愛的,是將存款捐贈給孤兒院、救助貧困的孩子,即使自己過得清貧也甘之如飴。

所以,腰纏萬貫未必就婚姻幸福,千金散盡也未必家庭破敗。最怕的,是婚姻裡一個視財如命,一個大手大腳;一個最愛研究性價比,一個卻只相信品牌效應。一個人的消費觀,就是他三觀的濃縮和人生格局最直觀的體現,兩個連錢都“花不到一起去”,可能很難維繫感情初期的甜蜜,婚姻大概也會委屈求全,甚至不會長久。

好的婚姻,一定是可以好好談錢的,而在談錢的背後,我們也早已經相互接納包容了彼此對世界的所有感知。

愛情是兩個人走進婚姻的契機,金錢是婚姻穩固的基石,現在成熟的我們,早就不再用耳朵聽愛情了,甜言蜜語是戀愛中的人心靈的糖果,但解決不了生活中柴米油鹽的實際問題,金錢看似毒藥,其實是解藥,關鍵是你愛著那個的人對錢的認識,能跟你有相同的解讀。

願大家都能遇見在婚姻裡跟你既談愛又談錢的人。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因為70塊錢,我離婚了”|婚姻裡不談錢,才是最大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