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高位接盤金利華電, 銀河源匯鉅虧近八成

近期,上市公司金利華電公告了持股5%以上重要股東的持股變更,持股成本為40.00元/股的股東金龍佳沃,最終以9.54元/股的價格轉讓所持全部金利華電股份,虧損比例高達76.15%,其重要合夥人銀河源匯因此鉅虧1.6億。而作為上市券商中國銀河的全資子公司,專業的投資機構銀河源匯早在2016年也通過另一家基金珠海安賜成長,高位接盤金利華電,並因此錄得賬面浮虧7,000多萬,其背後的原因或許值得深思。

通過金龍佳沃接盤,銀河源匯實虧超過1.6億

2018年12月26日,上市公司浙江金利華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金利華電,證券代碼:300069.SZ)披露了兩則《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據上述兩份《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披露,本次股份轉讓,由原公司第三大股東杭州金龍佳沃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金龍佳沃)將其所持全部1,000.00萬股股份,佔公司股份總額的8.55%,以金利華電2018年12月25日的收盤價9.54元/股為轉讓對價,向上海玫頤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上海玫頤)轉讓,轉讓價款總金額為9,540.05萬元。

兩度高位接盤金利華電, 銀河源匯鉅虧近八成


追溯上述金龍佳沃持股的來源,我們發現,是在2017年7月27日,金龍佳沃從金利華電實控人、董事長趙堅之子趙康高位溢價購入以上份額的股票。據當時的《簡式權益報告書》披露,趙康將其持有的全部1,000.00萬股金利華電股份,以40.00元/股的價格,轉讓給金龍佳沃,轉讓總價款為4.00億元。

比較上述2017年7月和2018年12月的四份《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不難發現,承接了趙康轉讓股份的金龍佳沃,在持股一年零三個月之後,在將其全部持股再度轉讓給上海玫頤時,已經兌現了高達3.05億元的鉅額虧損,佔初始投資總額之比高達76.15%,虧幅巨大。

在上述一年多的持股期間,金龍佳沃的有限合夥架構未變,銀河源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河源匯)的合夥出資額高達2.40億元,佔合夥出資比例達53.81%,是金龍佳沃出資最多的有限合夥人。上述高達3.05億元的投資虧損,分攤到銀河源匯身上,其投資損失已達到1.64億元之巨。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7月金龍佳沃入股金利華電的轉讓對價為40.00元/股,比2017年7月26日金利華電的收盤價34.67元/股,還要高出15.37%,屬於較高溢價的收購。而據金利華電2017年半年報披露,當期歸屬淨利潤為1,211萬元,同比減少45.39%,經營業績已經出現了顯著的下滑。2016年度,該公司每股收益為0.20元,截至2017年7月26日收盤,金利華電的靜態市盈率達到173.35倍,滾動市盈率更是高達270.86倍。以如此高的溢價購買一家已經出現業績下滑的上市公司股票,無論怎麼看,都令人匪夷所思。

通過珠海安賜成長接盤,銀河源匯賬面浮虧已超7000萬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還不是銀河源匯第一次高位接盤金利華電。

早在2016年9月9日,金利華電披露了兩份《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這次股份轉讓發生在公司實控人趙堅及其子趙康與珠海安賜成長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珠海安賜成長)之間。實控人趙堅及其子趙康,分別將其持有的995.50萬股和756.00萬股,合計1,751.50萬股,轉讓給珠海安賜成長,轉讓對價為43.00元/股,交易總價為7.53億元。

根據權威工商信息,銀河源匯也是珠海安賜成長的有限合夥人,合夥出資額為1.00億元,佔總合夥份額的12.52%,是五個出資佔比超過10%的合夥人之一,也是珠海安賜成長的重要合夥人。

與2016年9月8日金利華電的收盤價38.84元/股相比,43.00元/股的轉讓對價同樣屬於是高溢價為大股東接盤。根據公司2016年半年報披露,當期淨利潤為1,972.02萬元,而公司2015年的每股收益只有0.09元,截至2016年9月8日收盤,金利華電的靜態市盈率高達431.56倍,滾動市盈率也達到了196.56倍。珠海安賜在如此高位接盤金利華電,還是需要一些勇氣的。

截至2019年2月11日,金利華電的股價收於10.65元/股,上述珠海安賜成長基金對金利華電的投資浮虧已經高達5.67億元,佔2016年9月初始投資總額的75.23%,將上述浮虧分攤到銀河源匯的合夥份額,相應的虧損金額也達到了大約7,098.84萬元。

兩度高位溢價買入金利華電, 為什麼都有銀河源匯參與?

如果說2016年9月珠海安賜成長入股金利華電可以算是一個偶然踩雷事件,銀河源匯也只是一個有限合夥人,屬於投資失誤。那麼,在時隔一年之後的2017年7月,金龍佳沃的接盤就不能說是偶然了,因為銀河源匯這一次作為最大的有限合夥人現身,以高度相似的方式連續“高位接盤”金利華電,不禁使人疑竇叢生。

作為上市公司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中國銀河,證券代碼:601881.SH)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銀河源匯的經營範圍覆蓋了以自有資金、設立直投基金或投資於與股權投資、債權投資相關的其他投資基金的方式,進行股權和債權的投資。

以上兩次高位接盤金利華電的基金是不一樣的,2016年是珠海安賜成長,2017年是金龍佳沃,但作為重要有限合夥人的銀河源匯是一樣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大金主,主要出資方。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金利華電的什麼地方讓專業投資者銀河源匯如此著迷了?兩次高位接盤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股份,雖然出面的基金管理者不一樣,但都擋不住銀河源匯掏錢加入的步伐?更加奇怪的是,銀河源匯既然如此看好金利華電,那為什麼不直接購買其股份了,非得假借其它基金之手了?而低位接受金龍佳沃所持金利華電股份的上海玫頤又是何方大仙,股份轉讓期間有無利益輸送?太多的疑問,等著解開。

儘管中國銀河家大業大,但是銀河源匯在金利華電上的虧損已經對該券商的業績產生較大的影響。通過簡單計算,銀河源匯在上述兩家基金的合計投資虧損金額已經高達2.35億元,佔中國銀河2018年三季報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的12.57%。雖然年報尚未出來,但2018年度證券行業普遍陷入虧損,銀河源匯的投資失誤,或將給該上市券商的業績減分不少。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銀河源匯參與的這兩次接盤,都是為金利華電大股東變相融資,是明股實債的融資行為,實際虧損由金利華電的大股東負責兜底。但這也帶來了另一個更加嚴重的合規性問題,作為上市券商的子公司,銀河源匯如果真這樣操作恐怕也涉嫌違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