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活得自在,從做一個“壞人”開始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與人為善,樂於助人。見到長輩要恭恭敬敬的打招呼,好吃的要讓弟弟妹妹先挑先吃,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總是可以得到誇獎。我們在意別人的評價,活在別人的眼中。

可是,我們越長大越覺得不是這麼回事了。

邁入職場,我們發現,那些不好說話的“刺頭”,過得比乖乖聽話的員工過得好多了。

要想活得自在,從做一個“壞人”開始

看來,做“壞人”是有道理的。

閒來看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劇中女主角職場女性深海晶,明明只是銷售助理,卻在公司幹著很多其他工作,為了完成,不斷的加班,然而,這樣拼命幹並沒有帶給她什麼成長。

如果她做一個壞人,拒絕和自己本職工作和自己成長無關的事情呢?把那些精力集中到能讓自己成長的方向和事情上去,我想,雖說沒有什麼是100%保證成功的,至少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要想活得自在,從做一個“壞人”開始

所以,我覺得人第一是要有自己的方向;第二是做壞人,決絕別人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第三是要專注自己的努力。

01 方向

人要是沒有自己的方向,就等於受人擺佈。就像很多人在考大學的時候,自己不清楚自己的方向,當然就不知道選擇什麼學什麼專業。你不知道,你的父母或者其他人就替你做主選擇專業方向了,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很多人後悔。

你不知道你是想成為一位設計師,不主動去往這個方向學習得比周圍的人強,坐在那裡無所事事,你的領導當然就會安排亂七八糟的事情給你做。

要想活得自在,從做一個“壞人”開始

有了自己的方向,你就會知道你要做什麼事情,什麼事情不做,什麼朋友可以結交,什麼朋友不用去浪費時間和金錢。

有了自己的方向,那就開始做壞人,為自己的方向爭取。

02 做壞人

每一個人都有意無意地試探彼此的底線。就像每一個嬰兒都是心理學運用的大師一樣,嬰兒用自己的哭聲來指揮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並一次次的用哭聲來挑戰父母的底線,最大化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

成年人的生活也是如此。一群陌生人在一起,彼此都是從小事情開始互相試探。

“小王,幫忙去樓下拿個快遞。”

“小王,其他人都有事情,你今晚加個班。”

“小王,小麗的工作忙不過來,你去幫幫她。”

……

從小的開始,一點點的侵佔你的時間和精力。

要想活得自在,從做一個“壞人”開始

並不是這樣的事情就一點不能做,而是你覺得這些事情和你的方向無關,又要佔用你的時間和精力,那麼你可以明確的告訴對方,第一,你手頭有工作要做;第二,看情況可以幫一次,下不為例。

對方會覺得不舒服,但是你不是為別人而活著,你舒服才重要。

人和人之間要明確彼此的邊界,這就是從做壞人開始。

做壞人,我們才能集中精力,去努力我們的方向。

要想活得自在,從做一個“壞人”開始

03 專注努力

有的事情我們可能很難拒絕,因為我們太渺小了,面對上司的壓力,我們家裡沒礦,還做不到隨心所欲的辭職。

所以,單純的做壞人,一味的拒絕也是很難的。

做壞人也是要資本的。只有做一個強大的壞人,才是真正的隨心所欲。我們必須將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專注的投向我們選擇的 方向去努力,讓自己強大起來。就像一個公司的技術牛人、銷售精英,自然沒有多人會去給他們安排很多亂七八糟的工作,他們擁有隨時被獵頭挖走的威懾力量,不用當壞人,已經殺敵於無形。

要想活得自在,從做一個“壞人”開始

努力的道路是孤獨的,沒有人希望你比他們強,一路上的冷言冷語,絆腳打擊是不會少的。

熬過去,就是新的一片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