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明顯 長三角珠三角兩地生物醫藥園佔比近六成

製藥產業與生物醫學工程產業是現代醫藥產業的兩大支柱。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生物醫藥產值佔醫藥產業的比重不斷上升。據數據統計顯示,中國生物醫藥市場從2013年佔中國整體醫藥市場的8.7%增長至2017年的15.3%。2017年中國生物藥行業市場規模為2185億元。據預測,2019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將超3000億元。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明顯 長三角珠三角兩地生物醫藥園佔比近六成

生物醫藥四大推動因素

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之所以得以快速發展,是因為有諸多因素在推動其發展。通過分析,總結得出以下四大主要推動因素:

1、不斷擴大的病人群體

在中國,疾病譜系正從傳染性疾病轉為慢性疾病,其中腫瘤疾病日益高發。癌症病例已於2017年達4.2百萬起且預計將於2022年達4.8百萬起。由於癌症治療具有成本高及醫療需求週期長等特點,越來越多疾病需要長期用藥,而生物藥在治療該類疾病等方面表現出良好的療效。因此,隨著癌症等慢性疾病患病率的日益增加,將會激發對生物藥的需求。

2、日益增長的資本投資

生物藥市場資本密集及需對研發及生產過程進行大量投資,據數據統計,中國裂藥行業的資本投資2017年達249億美元,佔全球投資的22.2%,投資已為生物藥研發及生產設備建造提供充足資金。

3、有利的政策

中國政府為加速創新藥物的審批流程而頒佈了一系列政策。此外,已實施的優先審查加速了可能綬解緊急臨床需求的藥物的商業化進程,專利保護亦大大加強。此類改革將吸引跨國裂藥公司在中國市場推廣更多的創新生物藥,並鼓勵國內企業更多地投資研發。因此,可用的生物藥日益多樣化,並推動未來消費。

4、不斷增加的支付能力及保健意識

生物藥具有較強的功效及較少的副作用, 與化學藥相比,其價格通常更高。經濟持續增長導致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對健康意識及購買意願的提高有積極影響。此外,更新的中國國家醫保目錄和價格談判機制包括了更多的生物藥報銷,其進一步擴大了生物藥市場。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現象明顯 市場潛力巨大

近年來,我國對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予以大力扶持,通過政府引導與民間投資的聯動,生物製藥產業已經呈現集群發展的態勢。在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具有廣泛的成長空間和發展機會,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獲利前景,其集群現象非常明顯。

生物醫藥產業園類型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明顯 長三角珠三角兩地生物醫藥園佔比近六成

現代生物技術與製藥技術的迅猛發展引起了醫藥產業的重大變革,生物技術與醫藥行業成為最活躍、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在現有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或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立的生物醫藥園區;二是單獨建設的生物醫藥園區。1991年以來,國務院先後共批准建立了56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開發區(包括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經開區)數量從2011年的219家增長到2015年的364家,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3.5%。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在2012-2013年間快速增長後,進入到平穩增長階段。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大背景下,國家級開發區的審批更為審慎,2014年新獲批國家級開發區共9家,增長率僅2.8%。2015年,新獲批國家級開發區達到31家,增長率為9.3%。截至2015年底,國家級高新區共145家,國家級經開區共219家。大多數涉及生物技術產業,我國現有省級以上的生物產業園400多個,2017年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約450個。

長三角與珠三角兩地區園區佔比近六成

從產業園區分佈區域角度來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佈局呈現出地理選擇性,產業佈局主要集中在自然資源豐富、科技水平高、人才聚集度高的地區。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起初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珠三角地區,由於其經濟水平較高、研發創新能力較強、投融資環境較好吸引了眾多生物醫藥企業聚集形成產業園區。隨著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穩步發展,長沙、成都等內地省會城市以及東北地區生物醫藥產業也先後步入了成長期。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形成了以北京、上海為核心,以珠三角、東北地區為重點,中西部地區點狀發展的空間格局。

截至2017年底,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數量約為450個。從產業園區分佈情況來看,我國生物製藥產業園區主要集中分佈在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其中珠三角和長三角兩個地區園區數量總和佔比近六成,數量佔比為59%。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明顯 長三角珠三角兩地生物醫藥園佔比近六成

放眼全球,世界上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主要分佈在三大區域:北美、歐洲和日本。目前,全球正在開發的生物技術藥品超過65%集中在美國,21%在歐洲,日本佔10%。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明顯 長三角珠三角兩地生物醫藥園佔比近六成

生物醫藥產業園未來要如何發展?

目前國內大部分的生物醫藥園區建設項目前期大都會投入鉅額的建設資金,其規劃的園區的大小均以百畝為計量單位,往往設計規劃出來的園區都會出現“大”、“空”等奇怪現象,並且同質化程度很高。

但是生物科技園的建設關鍵不在大而在於精,必須要突出地區比較優勢和特色,要因地制宜,發揮地方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佈局。這樣既可避免園區的重複建設和產業雷同,為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注入活力,也為整個產業的競爭力起到鞏固和提升作用。因此,要針對地方優勢和生物產業鏈的特點,突出重點和區域特色,以生命科學高等教育與研究、生物技術公共實驗條件、特色產業佈局、龍頭企業、投資與中介服務等要素的集中程度為判斷依據,立足於現有科研教育和產業基礎,確立優勢領域和產業,使園區功能定位準確,適宜產業成長。重視並創建自己的辦園特色,突出研究開發專業主題,根據園區產業和產品優勢確定培植重點,給予政策鼓勵和扶持,加速園區產業優勢的形成。從當前國內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的生物醫藥園區將逐漸擺脫“大”、“空”等奇怪現象,結合園區所在區域特色來發揮各自的產業效應。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明顯 長三角珠三角兩地生物醫藥園佔比近六成

中商產業研究院是一家“產業大數據+研究+規劃+招商+基金”的一體化產業諮詢服務機構,致力於為企業、地方政府、城市新區、園區管委會、開發商提供產業規劃、產業空間、產業平臺、產城運營、產業金融、產業申報及產業升級轉型領域的諮詢與解決方案。核心業務包括: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規劃、產業項目包裝策劃、產業園區升級轉型規劃、產業地產拿地策劃、特色小鎮申報及規劃、田園綜合體申報及規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以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撰寫編制、行業研究報告及定製化調研報告、產業白皮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