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它是今年春節檔豆瓣評分最低的電影之一,是貓眼春節檔電影評分最低的電影,沒有之一。

它的預告短片《啥是佩奇》曾在朋友圈火得一塌糊塗,想不到在上映2天即宣告滑鐵盧。


《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小豬佩奇


它是《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我給你講個小豬佩奇的故事吧”


真正動畫素材只有30分鐘左右,剩下的真人演出完全是在各種硬湊時間,演員各種尬唱尬演,演累了就會和孩子說一句:我給你講個小豬佩奇的故事吧。

“啥是佩奇?傻子才能看佩奇,簡直可以繼《愛情公寓》電影版後的又一國產電影騙局。”

“預告片比正片好看。”

“又一個想圈錢想瘋了的。”

《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網友們的批評毫不客氣,而這毫不客氣的原因,多多少少部分來源於那次刷屏預告片留下的“高期待”。

一早起來就被刷爆朋友圈


差點斃掉這部影片的導演張大鵬或許也沒想到,無心之作居然能讓一部預告片火爆朋友圈。

近6分鐘的先導片,連國民老公王思聰等大V都轉發助力,一時間微博播放量超7632萬次。


《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截圖


一則講述爺爺為了給孫子送過年禮物“佩奇”,從不懂啥是佩奇到最後用暖風機刷漆製作硬核佩奇的溫情故事。

故事中人們看到了農村父母與城市兒女生活理念的差異,與祖孫的代際差異,也讀懂了留守老人嘶聲竭力期盼兒孫回家過年的人間溫情。這份真情既感人又殘酷,因為它就是生活本身,是我們當前城鄉二元化結構的現狀。

所以短短6分鐘的預告片在各大網絡社交圈引起轟動也不足為奇。

預告片如此吸睛,小豬佩奇預售票房自然不會差。據瞭解,上映前首日預售票房就衝到了3000萬。


《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上映首日即獲得5785.8萬票房,並在三天後票房過億。


《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一部IP動畫片,能在強手如雲的春節檔中取得如此成績,老實說相當不錯了。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上映次日,小豬佩奇只有2242.7萬票房,甚至不到《熊出沒》8260.9萬的1/4。差距如此之大,小豬佩奇過大年怎麼了?

巨大落差

“如果說整部電影是一個橙子,那預告片就是壓榨出來的橙汁,最有味道才能吸引到觀眾。”一位導演如此形容預告片。

無疑,張大鵬顯然給觀眾喝了橙汁再嘗橙子,而後者嚐起來卻味同嚼蠟。

《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張大鵬


我還以為講老大爺尋找啥是佩奇的故事呢。

電影情節讓這些成年人們大失所望,跟找尋啥是佩奇沒有半毛錢關係,只是動畫夾雜著真人的尬演而已。觀眾瘋狂在各大社交平臺表示不滿。


《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真人部分還不是最尷尬的,最尷尬的是真人和動畫之間的銜接部分,說到長頸鹿,我就想到了《小豬佩奇》有一集,說到雙胞胎,就想到了《小豬佩奇》有一集,真是強行銜接,強行講故事,強行和小豬佩奇產生關聯。”

“整部影片從家人團聚對話,轉場小豬佩奇動畫,播放一段時間後又轉場家人之間團聚對話,反覆多次走完了70多分鐘,表現飄忽不定,既討不開心小朋友,又取悅不了成年人們。要麼純動畫片,要麼演繹老大爺尋找啥是佩奇的故事,這樣不倫不類的。”

網上這樣一針見血的“吐槽”刷屏比比皆是。

對此,小豬佩奇官微回應稱,這是英國傳統做法,並列舉了諸多提名奧斯卡的影片。


《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可觀眾並不買賬,截止2月9日,《小豬佩奇過大年》只取得1.01億票房,跟春節檔同是動畫題材的《熊出沒》3.04億差了近3倍。

從排片和上座率幾個指標來看,《熊出沒》更是完勝《小豬佩奇過大年》,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熊出沒》 排片佔比10.3%,上座率27.1%,相比之下《小豬佩奇過大年》的數據分別是2.3%和14.1%。


《小豬佩奇過大年》,年度欺詐電影?

貓眼專業版數據截圖


隨著口碑效應的擴散,《熊出沒》基本完敗《小豬佩奇過大年》。

而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淘票票評分系統中,儘管《小豬佩奇過大年》是今年春節檔影片最低分,但分數仍為7.1分。

一個是阿里影業監製的電影,一個是阿里買票的平臺,要不要這麼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