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明代壁畫竟以黃金繪製 與莫高窟齊名卻數百年無人發現!


始建於明正統四年的北京法海寺,位於石景山區模式口翠微山南麓。相傳明英宗的親信大太監李童在夢中受仙人指點,在京西翠微山麓有一仙境可為佛門聖地,信奉佛教的明英宗於是下旨在此修建了皇家寺院法海寺,並親題匾額“敕建法海禪寺”。

這座隱匿在石景山模式口村的皇家寺院,以壁畫、藻井、銅鐘、白皮松、四柏一孔橋“五絕”著稱於世。寺內大雄寶殿前巍然屹立著兩棵高達30多米的白皮松為明代建寺時所植,樹齡已有570多年。自古就被民間視為“白龍”,素有“先有白皮松,後有法海寺”之說。

法海寺是一座供奉密宗諸佛菩薩的道場,大雄寶殿頂部的穹窿形天花藻井由231塊方格組成,象徵天宇的崇高和宏大。每一方格內均繪有表現諸佛菩薩悟道的圖畫以及咒語,代表著佛教的尊貴和等級,據說這樣的藻井在國內僅此一處,極為獨特與珍貴。


大雄寶殿牆壁上至今完好保存著10幅精美絕倫的明代壁畫,這些聚集了15位明代宮廷畫家四年八個月心血的作品,距今雖已有550餘年歷史,卻仍保持著鮮豔的色彩,其藝術水平和規模都堪稱明代壁畫之最,與敦煌莫高窟、山西永樂宮齊名,被譽為中國四大壁畫之一。

這些壁畫採用羊絨作底,以多種礦物質為顏料,注意獅子身後的狐狸,在它的耳朵裡竟繪有逼真的毛細血管,令人感嘆宮廷畫師的繪畫技藝精細到了何等程度。經我國文物界、美術界著名專家論證,可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壁畫相媲美,堪稱佛教藝術的瑰寶。

10幅壁畫中尤以“水月觀音”最為傳神,壁畫中的每一個線條都勾勒的流暢又寫意。最為精妙的是觀音身上披著的一層薄紗,如不細看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仔細看會發現其由一層六菱形小花交錯連接而成,而每一朵小花又由48條放射線構成,堪稱中國寺觀壁畫的巔峰之作。


在壁畫繪製過程中,畫師們還普遍使用堆沙鎏金技法繪製了花卉、法器、動物等立體構件,在平面上實現了透視效果,更讓遊客體驗到裸眼3D的神奇。由於過去殿內僧人點的蠟燭燻黑了大殿牆壁,數百年來竟無人發現壁畫為瀝粉堆金而成,從而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法海寺的古樹名木很多,在山門前的香道上有一座小石橋,石橋四角各生長著一棵古柏,古柏的根部生長在小石橋的石縫中,被譽為“四柏一孔橋”,堪稱一大奇觀。1988年法海寺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此文章參與#紅紅火火過大年#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