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藥價要大幅降價了!

2018年的醫藥行業經歷了太多事情,疫苗事件,一致性評價、帶量集採等等。但是我們依然要看到這些不利因素後趨勢性的前進力量。那就是2018年依然是我國醫藥行業自主研發創新力開始爆發的一年。

憑藉優先審評審批制度,一大批進口新藥和國產新藥得以快速獲批上市。最快的記錄,是今年4月默沙東九價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九價HPV疫苗)在短短9天時間內,就獲得了有條件上市的資格。


2019年藥價要大幅降價了!



2017年,只有一個國內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而到了2018年(截至12月24日),這個數字驟然漲到了五個。今年國家藥監局批准的創新藥達到歷史新高,為中國帶來了48個新分子實體,其中全球首次獲批的新藥有6個。

引人關注的是今年5月恆瑞醫藥自主研發的19K(硫培非格司亭)上市,這是國內首個幫助降低化療後感染的長效製劑。在12月也爆出了一個重磅上市藥,君實生物的抗腫瘤PD-1抗體藥物獲批上市,這是首個上市的國產PD-1抗體藥物。今年PD-1賽道可以說是熱鬧非常,國內的恆瑞醫藥、信達生物、百濟神州也已經遞交了PD-1新藥上市申請,在君實生物之後,這三家公司的產品也有望緊接著上市,上市或許是在明年,又或許能趕上今年的尾巴。


2019年藥價要大幅降價了!


醫藥行業是受政策影響波動較大的行業,因此政策面的動向尤為重要。未來,有三個方面的政策值得重視:

鼓勵創新藥的政策進一步延續:一方面,藥品審評審批制度鼓勵創新藥,簡化審評流程,加快審評速度;另一方面,國家將對企業的研發費用進行減稅,有助於研發型藥企提高利潤。

醫保局權利集中化:今年的政府機構改革幅度很大,撤銷了食藥監總局、醫改辦,組建了醫保局。機構的變動,使得醫保局聚集了大多數與醫藥有關的職能,包括擬定醫保政策、監管醫保基金、制定藥品及醫療服務的價格、制定藥品及醫療服務的招標採購政策、監督醫保範圍內的醫療機構等等。

“4+7”城市集中採購方案:年底,國家在醫藥領域出臺了這個重磅政策,對4個直轄市和7個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在藥品集中採購過程中要明確採購數量,這是首次在國家層面嘗試的聯合招標採購。


創新藥評審速度提高、環節簡化、稅費降低,鼓勵創新藥的政策進一步延續,這對創新藥未來的發展是一大利好;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對市場上的藥企要求提高了,會使得藥品質量上升;進口抗癌藥零關稅、“4+7”城市集中採購方案,這兩個政策結合起來,對藥品的價格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可能會壓縮藥企利潤,使得藥品價格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