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臺這36條措施,消費升級ing~

促進吃穿用消費、住房消費、汽車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不斷提檔升級。

在旅遊消費、文化消費、體育消費、健康消費、養老消費、家政消費、教育培訓托幼消費上推進服務消費持續提質擴容。

要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加快傳統商業轉型升級,引導消費新模式加快孕育成長。

提升農村商業基礎設施,要推進農村網絡覆蓋和應用,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提高產銷對接的精準度和執行力。

近日,《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佈,提出了36條具體措施,順應居民需求大力推動供給創新,依靠改革創新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從供需兩端發力,以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疆出臺這36條措施,消費升級ing~
新疆出臺這36條措施,消費升級ing~
新疆出臺這36條措施,消費升級ing~
新疆出臺這36條措施,消費升級ing~
新疆出臺這36條措施,消費升級ing~

實物消費提檔升級

《意見》提出,在促進吃穿用消費上,推動美食示範街區提檔升級,大力發展便利店、社區菜店等社區商業,鼓勵建設社區生活綜合服務中心,提升居民生活消費便利化程度;通過改造提升推動形成一批高品位步行街。

在住房消費上,加快推進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哈密市、昌吉市、庫爾勒市等住房租賃試點;結合實際探索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大城市棚戶區改造力度;推廣老舊住宅小區加裝電梯改造。

在汽車消費上,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培育汽車消費新模式,規範發展網約車等新型汽車消費模式,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在信息消費上,實施“疆企上雲”三年行動計劃,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旅遊、食品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推動信息消費成本下降。

在綠色消費領域,建立綠色產品多元化供給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綠色產品消費積分制度,在政府採購中優先採購綠色產品。

服務消費提質擴容

《意見》明確,在旅遊消費、文化消費、體育消費、健康消費、養老消費、家政消費、教育培訓托幼消費上推進服務消費持續提質擴容。

在旅遊消費上,要設立自治區旅遊產業發展基金,引導社會和民間資本加大旅遊業投資;集中力量打造“新疆是個好地方”獨特品牌;深度開發集觀光、休閒、養生為一體的新型旅遊產品和自駕、徒步等熱門旅遊產品,開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推動主題公園規範發展;支持鄉村旅遊新業態發展;支持自駕車、旅居車、通用航空等消費大眾化發展;積極推進獨庫公路旅遊風景道、天山世界遺產旅遊風景道等旅遊風景道建設,建立便捷完善的自駕遊服務網絡體系;鼓勵錯峰休假和彈性作息。

在文化消費上,支持有條件的鄉鎮建設電影院,進一步加大縣級城市、鄉鎮數字影院建設;鼓勵文博單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

在體育消費上,制定新疆體育產業發展2025行動計劃,主攻運動休閒、智能體育、競賽表演等6個產業鏈,打造冰雪、航空、馬術等6大優勢體育產業;合理配置居住小區健身服務設施;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在健康消費上,積極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醫療服務中心;加快推動貧困縣縣醫院遠程醫療全覆蓋,並推動向鄉村延伸;健全互聯網診療收費政策,逐步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診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在養老消費上,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完善政府對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補貼方式方法;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引導消費新模式加快成長

《意見》提出,要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加快傳統商業轉型升級,引導消費新模式加快孕育成長。

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上,推動進口商品“保稅+新零售”試點在更多大型零售企業門店落地,豐富進口商品供給;打造一批進口商品交易平臺,優化跨境商品供給渠道,引導境外消費迴流;加快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步伐。

加快傳統商業轉型升級,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商貿物流中心建設,高標準佈局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消費商圈;支持具備條件的城市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高品位步行街;積極培育網絡消費、定製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時尚消費等消費新熱點,推動流通業數字化發展。

農村居民消費梯次升級

《意見》要求,提升農村商業基礎設施,重點擴大鄉鎮商貿中心、供銷超市、郵政物流及日用品批發商的農村商貿流通服務網絡;建設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體系,建設鄉鎮、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暢通城鄉雙向物流渠道。

要推進農村網絡覆蓋和應用。深入開展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項目工程,著力提高農村寬帶網絡覆蓋水平,縮小城鄉數字鴻溝。鼓勵電信運營商針對農村特別是貧困鄉村推出優惠資費套餐,精準減免貧困戶的網絡通信資費;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鼓勵中小微企業運用自營平臺、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在線銷售、採購等生產經營活動,促進“電商+產業扶貧”“電商+企業+基地+農戶”“電商+旅遊”等多種模式發展;提高產銷對接的精準度和執行力。集中力量辦好展會、產銷對接等重點活動,指導南疆貧困地區舉辦特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促進南疆農產品不斷“走出去”,有效緩解農產品“賣難”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