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北要幹哪些事?18條幹貨讓您知曉

2019湖北要幹哪些事?18條幹貨讓您知曉


1月14日上午,湖北省第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在漢召開,省長王曉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2019年湖北的主要預期目標和重點要做好的九個方面工作。省長都說了啥?將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這18條幹貨讓你一看就全明白了!

1.今年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8%;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2.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強化政府債務預算管理、績效管理,有效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深化P2P網絡借貸等風險點整治,加強類金融機構等薄弱環節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機構、非法金融活動、違規舉債融資。有序化解銀行不良貸款。

3.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實現90萬人脫貧、800個村出列、17個縣摘帽。

4.堅決推進鐵腕治汙。加快火電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開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對重點行業和重汙染區域設置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5.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支持武漢、襄陽、宜昌、孝感等地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支持荊門建設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支持隨州建設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楚天雲建設。加快5G產業化進程。支持武漢建設國家會展中心城市和中國軟件名城。支持襄陽、宜昌建設現代供應鏈體系重點城市。

6.支持武漢、襄陽、宜昌、黃石、鄂州突破性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支持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發展。加強楚菜品牌創建。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支持合理自住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7.確保華星光電T4、京東方10.5代線、廣汽傳祺宜昌基地、星暉整車遷址、漢十高鐵、蒙華鐵路湖北段等一批重大項目如期建成。集中力量推進武漢新芯二期、天馬柔性屏、小米武漢總部、襄陽中車漢江捷運裝備總部基地等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東風本田擴建、西安至十堰高鐵湖北段、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等重大項目。

8.全面落實普惠性減稅政策,降低企業社保費率,嚴禁自行對企業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設立100億元上市公司紓困基金,籌集100億元擔保再擔保資金。

9.加快推進“一芯驅動、兩帶支撐、三區協同”的區域和產業佈局。強化武漢主中心和襄陽、宜昌省域副中心作用,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產業創新中心、“芯”產業智能創造中心、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級示範區。以長江綠色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帶、漢孝隨襄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帶為紐帶,以沿線重要城鎮為節點,打造高質量發展產業走廊。推動鄂西綠色發展示範區、江漢平原振興發展示範區、鄂東轉型發展示範區協同並進。

10.大力促進跨區域合作。支持武鄂黃黃協同發展,創建國家級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鞏固拓展三峽庫區、丹江口庫區、恩施等區域對口協作。

11.加快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安排100億元政府債券,由縣級統籌用於基礎設施補短板。在新舊動能轉換基金中安排100億元,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繼續扶持20條重大產業鏈、110個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支持20個左右經濟強縣加快成長。培育一批新型工業強縣、特色農業大縣、魅力旅遊名縣。

12.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支持襄陽打造中國有機谷。支持咸寧推進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建設。推進“荊楚優品”工程,培育潛江龍蝦、恩施硒茶、隨州香菇等國家級品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具體辦法,探索宅基地“三權分置”實現形式,讓農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13.更大力度推動高水平開放。支持武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辦好首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長江經濟帶對話粵港澳大灣區、華創會、臺灣周、楚商大會等重大活動。支持襄陽、宜昌、黃石、鄂州、孝感設立綜合保稅區。高水平建設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中德荊州生態示範城、孝感日商產業園。

14.更大力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省級財政每年籌集100億元,重點支持科技重大平臺、重大項目、重大園區建設。五年籌集100億元財政性資金,支持“雙一流”和科研院所建設。全力支持武漢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規劃建設“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

15.持續推進長江大保護。深入推進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非法碼頭整治、入河排汙口整改提升。加快推進長江兩岸造林綠化、港口船舶汙染物處置設施建設。著力解決飲用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

16.支持武漢申報建設國家級長江新區。支持荊門等地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持續推進生態省五級聯創,支持黃岡、咸寧、恩施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支持十堰承辦第九屆全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加強神農架國家公園保護。

17.重點解決好返鄉人員再就業和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精準推進全民參保計劃,重點向中小微企業、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擴面。

18.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分級診療,實施縣域綜合醫改,實現縣域醫共體全覆蓋。提高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強化食品藥品全過程、全流程、全鏈條監管,加強疫苗生產、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

來源鳳凰網湖北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