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技術應用與藍牙模塊選型,開發細節詳解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與發展,物聯網技術不斷普及,藍牙通訊技術作為一種無線傳輸方式,應用十分廣泛。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與發展,物聯網技術不斷普及,藍牙通訊技術作為一種無線傳輸方式,應用十分廣泛。

藍牙技術應用與藍牙模塊選型,開發細節詳解

藍牙圖標

藍牙目前主要分為藍牙2.0,藍牙3.0, 藍牙4.0,

藍牙2.0是傳統藍牙,傳輸普通的數據流,兼容主流安卓版本,不兼容IOS系統。

藍牙3.0 (簡稱SPP)可以傳輸大容量數據,常用於音頻部分的傳輸,兼容主流安卓版本,不兼容IOS系統,一般工作電流在20mA,各個廠家略有差異

藍牙4.0 (BLE)低功耗藍牙,此版本藍牙,不兼容藍牙3.0以及2.0,故只兼容安卓系統5.0以及以上版本才有BLE。一般工作電流在3-5mA左右,各個廠家略有差異

藍牙5.0 是藍牙技術聯盟2016年提出,預期設計能夠利用藍牙組網,並結合wifi能夠實現室內定位功能,此功能目前市面上還沒有普及。

藍牙技術應用與藍牙模塊選型,開發細節詳解

藍牙終端

因為通用電子開發設計中,MCU並不能跑藍牙協議棧,故一般外擴一個藍牙芯片,或者藍牙模組,以實現藍牙通訊功能

在藍牙模組選型時,結合一下幾點進行選型

1 藍牙版本

2 藍牙與終端兼容性,比如安卓系統,IOS系統,藍牙模組終端等,

3 藍牙是否是數據透傳或者指令控制,建議選擇透傳+指令模式,平常數據使用數據透傳,需要對藍牙名稱,藍牙PIN碼,藍牙MAC等參數進行操作時,進行指令操作

4藍牙傳輸,可以分主動與被動兩種模式。

主動模式是指,當藍牙模組記住藍牙終端MAC後,只需要此MAC的藍牙打開著,就能被藍牙模組主動搜索到,並主動連接此藍牙終端,並將數據傳輸給藍牙終端,此模式只能單向傳輸。而且整個實現過程,需要MCU對藍牙模組進行指令操作,相對被動數據透傳方式,較為複雜。

被動模式,則是藍牙模組打開,並向周圍廣播自己的信號,當週圍的藍牙終端掃描搜索到藍牙模組信號,則有藍牙終端主動鏈接藍牙模組,匹配並建立鏈接,通過MAC或者約定藍牙名稱進行區分與識別。MCU與藍牙模組之間進行數據透傳,開發起來簡單方便,平常大家用到的藍牙耳機與藍牙音箱一般都是被動式。

藍牙優缺點,藍牙是基於頻率2.4G的無線傳輸方式,都是一對一,點對點的數據傳輸方式.,所以相對比較單一,

在進行硬件測試時,也需要注意PCBA布板對藍牙信號強度的影響,一般要求10米範圍內能夠正常傳輸.

藍牙通訊對於APP的要求,在IOS需要兼容BLE,IOS系統也只支持BLE(iphone 4S以及以上版本支持)

藍牙技術應用與藍牙模塊選型,開發細節詳解

IOS系統

在安卓5.0及以上版本才兼容BLE,也包含基本經典藍牙

在開發安卓系統的藍牙部分時,雖然各大安卓手機廠商都是基於谷歌安卓系統,但各家品牌對於原生態安卓系統都有深度定製與優化,在兼容性上需要進行考慮與整合。

在開發設計過程中,結合自身需求,選取合適的藍牙功能的模組。開發出更加美好的電子產品。這是每一個工程師的職責與天性在安卓5.0及以上版本才兼容BLE,也包含基本經典藍牙

藍牙技術應用與藍牙模塊選型,開發細節詳解

安卓系統

在開發設計過程中,結合自身需求,選取合適的藍牙功能的模組。開發出更加美好的電子產品。這是每一個工程師的職責與天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