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同比下降7.3%!2019年中企海外併購或進一步下滑,但降低了中企槓桿率上升風險,總體具有正面信用影響

惠譽:同比下降7.3%!2019年中企海外併購或進一步下滑,但降低了中企槓桿率上升風險,總體具有正面信用影響

惠譽評級認為,2018年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活動有所下滑,並可能在2019年繼續下滑,其原因在於美國和歐洲監管趨嚴、中國當局對中企海外併購的支持力度下降、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以及融資環境收緊。中國民營企業的海外併購活動可能下滑最嚴重,因民營企業的外部融資渠道不及國有企業暢通。惠譽認為,中企海外併購放緩降低了其為支持併購活動而可能導致的槓桿率上升風險,因此對中企信用狀況的影響總體而言屬正面。

受中企全球化戰略及支持性政策和融資環境的驅動,2007年至2016年間中國企業海外併購激增。2016年中企宣佈的海外併購交易總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但在2017年驟降約50%,其原因在於信貸環境收緊及中國當局遏制資本外流和打擊房地產、酒店、體育和娛樂業槓桿收購活動的舉措。去年該下滑趨勢仍在繼續,已宣佈的2018年前九個月中企海外併購交易總額同比下降了7.3%。

惠譽:同比下降7.3%!2019年中企海外併購或進一步下滑,但降低了中企槓桿率上升風險,總體具有正面信用影響

特朗普政府期間的中美貿易摩擦和外資併購監管審查收緊對中國企業在美國的併購活動影響非常明顯。2017年中企在美收購規模驟減78%至136億美元。 這一下滑態勢在2018年仍在持續。2018年前九個月已宣佈的併購總額僅為58億美元。中美貿易談判立場存在著巨大分歧,這意味著兩國貿易摩擦可能繼續且中國對美投資可能繼續受阻。

自2017年開始亞洲和歐洲已取代美國成為中企海外併購的最大目的地。新加坡則是2017年最熱門的中企海外投資目的地,佔全年宣佈的中企海外併購總額的18.4%,這反映了該國的東南亞金融中心地位——東南亞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覆蓋的區域之一。

2018年前九個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規模同比增長了12.3%至108億美元,超過了5.1%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體增速。因對貸款的條款條件及大批備受矚目項目的經濟效益的質疑,去年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國內外受到的審查均有所增強。此外,一些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面臨國際收支平衡的巨大壓力。"一帶一路"倡議似乎仍是中國政府的一項首要工作,但有坊間證據顯示,中國政府可能會採取更加審慎的方式推進"這一倡議,並鼓勵國內銀行加強盡職調查,以限制對該倡議國際聲譽的損害及不良貸款風險。

惠譽:同比下降7.3%!2019年中企海外併購或進一步下滑,但降低了中企槓桿率上升風險,總體具有正面信用影響

2017年中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海外併購總額均下降逾50%,但2018年上半年民企海外併購的下滑幅度更甚,同比下滑30%,而國企僅下跌11.2%。民企的銀行融資渠道不及國企暢通,因此受2018年信貸環境收緊的影響更為嚴重——對信用狀況較弱的民企而言尤其如此。惠譽預計,2019年中國民企的海外併購活動將繼續疲軟,因中國政府最近採取的貨幣寬鬆舉措不太可能大幅改善民企的融資渠道。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及流動性壓力持續也將令中國民企的對外投資熱情下降。

石油和天然氣以及電力和公用事業是2018年前九個月中國海外併購的兩個最大領域,共佔總宣佈併購額的37%。但近年來中國海外併購已從這些傳統目標轉向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2018年前九個月的中國海外併購目標多為科技、媒體和電信(TMT)以及消費品和金融業,從交易額來看,消費品、TMT和汽車位於中國海外併購的前五大領域之列。製造業總體約佔2017年中國海外併購總額的一半,較2016年的22%大幅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