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衛國戰爭到80年代,蘇軍遭遇戰鬥學說40年的變遷

從衛國戰爭到80年代,蘇軍遭遇戰鬥學說40年的變遷

遭遇戰鬥,顧名思義那就是敵對雙方在運動中遭遇發生的戰鬥,這種遭遇既有偶然發生的,也有雙方有意為之的。尤其是戰爭進入了現代以後,由於軍隊的殺傷力和機動力的大幅度提高,遭遇戰發生的頻率就更加大大的提高了。在這上面,衛國戰爭時期的蘇軍曾經有過很多經驗教訓。在當時,蘇軍所經歷的遭遇戰很多時候發生在行軍,實施防禦作戰中的反衝擊,進攻作戰中的抗擊敵軍的反衝擊,以及在突破敵人陣地進行擴大戰果的時候與其預備隊發生的。比如說,直到今天還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普羅霍夫卡坦克大戰其實就是一場蘇軍在防禦戰中的反衝擊和德軍的進攻撞在一起時發生的遭遇戰。

從衛國戰爭到80年代,蘇軍遭遇戰鬥學說40年的變遷

正在進行進攻訓練的蘇軍坦克部隊

不過,隨著戰後的軍事技術水平不斷進步 ,遭遇戰在蘇軍的軍事學說中也在不斷演變。當然,在50年代,由於軍事技術和衛國戰爭時期相比並沒有太大變化,所以遭遇戰基本仍然沿用了衛國戰爭的那一套。但是進入60年代以後,隨著軍事技術大發展,尤其是戰術核武器的加入軍隊,所以這時候蘇軍的預想的遭遇戰就要複雜很多了,除了前述的行軍、反衝擊、抗擊反衝擊以及遭遇敵軍預備隊等情況外,還加上了在防禦戰鬥中遭遇敵軍空降兵或者登陸兵,以及在使用戰術核武器之後敵人調集部隊封堵突破口等等。

從衛國戰爭到80年代,蘇軍遭遇戰鬥學說40年的變遷

正在進行衝擊的蘇軍摩托化步兵分隊

所以說,與4、50年的傳統的遭遇戰相比,60年代的蘇軍雖然還在沿用與敵人先頭部隊接觸後再下戰鬥決心舊有模式,但是在具體指揮上已經開始強調部隊在戰鬥中要靈活多變。一旦在行軍中遭遇敵人,要馬上從行軍隊形轉變成戰鬥隊形,各戰術分隊要儘快的就地展開做好戰鬥準備。等指揮官明確各分隊的戰鬥任務後,各分隊就要毫不猶豫的執行下去,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粉碎當面的敵人,奪取他們的技術兵器甚至是核武器。然後藉機攻佔有利於擴大進攻或者消滅敵人預備隊的地區。

從衛國戰爭到80年代,蘇軍遭遇戰鬥學說40年的變遷

正在射擊的蘇軍炮兵分隊

進入70年代以後,一直到80年代,由於戰場上的節奏進一步加快,所以蘇軍開始改變了以往那種與敵人先頭部隊接觸後再下戰鬥決心的做法,轉為還在行軍時就隨時做好發生遭遇戰的準備。為此蘇軍行軍時的部隊編成和兵器的配置都發生了變化。以此保證一旦和敵人發生遭遇,能夠順利的實現先敵展開,先敵開火的戰術意圖。比如說炮兵分隊在行軍縱隊中的位置,就要求它能夠先於其他分隊展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在接下來的戰鬥行動中得到足夠的火力支援。實際上,當時不僅僅是炮兵分隊,像摩步、坦克、偵察和防空等分隊的作戰樣式都有了這種順應時代變化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