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今天是9月23日,正是廿四節氣中的秋分,也是中國的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中國向來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佔中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改革開放後,部分農業人口才漸漸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轉移,但是農民還是佔大多數,即使不是農民,也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

中國的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我是一個農民,卻不象一個農民,農民應該有自己的土地耕作,而我們村的土地,大部分已經被政府收購了,不止我們村,我們附近的村也都這樣,於是我們變成了“失地農民”,這還是農民嗎?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比城裡人還不如,農民不象農民,城裡人不象城裡人,最後變成了新時代的“農民工”,就是一個有家回不去的“假農民”!

記得小時候,每天放學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揹著書包先到水田裡去看看,水田裡的水夠不夠?若是沒有了,趕快要放水。到了收割的季節,實在忙不過來時,乾脆請上兩天假,把家裡的活忙完了,再去學校。

其實還是非常喜歡收割的季節,因為收割水稻時,有許多的好處。

中國的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收割水稻不用上學,可以不用在昏暗的燈光下寫作業;收割水稻時,稻田裡總能抓到青蛙,野鵪鶉,小魚這些;收割水稻,大家都在一起忙碌,那個場景是很難得的競賽場面;收割水稻時,因為太忙,家裡總會去村裡的小店裡買一些好吃的菜。

然而,這些場景現在再也見不到了,水田被政府徵收了,就是有水田的地方,也很難得見到一兩隻青蛙了,更別說野鵪鶉,小魚了。

岳父家還有十幾畝田,前十年,年年有在種水稻,慢慢的,現在變成只剩下幾畝離家近的水田還在種,其它的都荒廢了,究其原因是很多的。

一來有些水田很難放水,收成就很差,慢慢就放棄了;

二來家裡的幾個哥哥,根本不願意種,一年下來的淨收成,還抵不過他工作一個月的收入,現在在種的幾畝田也是岳父岳母勉強撐著種的,都已經快70歲了,背個藥桶,都只能背半桶水。

中國的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這種有田卻荒廢的情況非常的多,不止我岳父家,我們隔壁村還有一些人家有田的,也是一樣的情況,在家種水稻的,只剩下老年人了,哪裡能見到年輕人的影子!

而另一方面,我國的糧食進口量卻年年增長,根據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的糧食自給率降到82.3%。真擔心十幾二十年後,我們還有幾個人會種水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