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懲罰“房地產企業轉型”!

2018年最扯淡的一件事就是所有轉型的都面臨倒閉!

上帝懲罰“房地產企業轉型”!

中國百強企業、十大領軍企業、中國房地產界最具成長性的強勢品牌行列......諸多光環加身的銀億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億股份”)平安夜爆出3億債券違約。

上帝懲罰“房地產企業轉型”!

12月24日,銀億股份(000981.SZ)公告稱,因短期內資金週轉困難,致使發行的“銀億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第一期)" (“15銀億01”)未能如期償付應付回售款本金。

雖然百強房企是可以拿錢買的,但銀億股份作為一箇中型企業,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經營性問題?

銀億股份自2016年起通過多項併購進入領域,構建“房地產+高端製造業”雙主業發展格局。

上帝懲罰“房地產企業轉型”!

這也不是個案,包括華業等多家企業,過去在房地產行業活的非常滋潤,而一旦轉型,就面臨生死。

上帝懲罰“房地產企業轉型”!

2018年最關鍵詞裡,“改名”肯定是最醒目的了。

有個笑話,現在罵人已經是“你們家房地產,你們全家都是房地產”

"房地產"成了貶義詞,最近流行改名,哪家企業名稱裡面還有房地產,好像就會被鄙視。從年銷售幾千億的龍頭,到百億級別的區域公司,最近都在忙著把自己公司名稱裡面“房地產”這幾個詞刪除。不完全統計,2018年已經有18家房地產公司把自己企業名稱裡面的“地產”去掉了。

當然,改名是一個潮流,那麼房地產公司出現了什麼變化?

1:房地產銷售數據依然刷新歷史記錄

從數據看:雖然樓市調控重壓,但市場表現依然樂觀,從全國看,房地產銷售面積與金額再次刷新歷史同期記錄,預計2018年房地產銷售金額與面積將再次創造歷史記錄。

11個月全國房地產銷售面積突破歷史同期記錄,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486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1%,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1.1%,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5.1%。商品房銷售額129508億元,增長12.1%,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4.8%,辦公樓銷售額下降6.4%,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下降0.2%。

本輪上漲週期已經長達42個月,繼續刷新了中國房地產歷史上漲週期最長曆史。

房企也將收穫歷史最豐收一年。房企年度目標完成平均已經超過90%。2018年雖然調控嚴格,但房企依然收穫了歷史最豐收的一年。

當前房地產去庫存任務初步完成,一、二、三、四線城市商品房庫存去化已十分充分,很多城市去化週期均在10個月以下。

因為過去2年多的樓市火爆,2017-2018年房企將迎接歷史上銷售業績與利潤上漲最迅速的一年。從截止日前的財報數據看,大部分主要業務是房地產的企業收穫頗豐。

2:房地產企業拿地依然高位

從數據看,房企拿地依然積極,其中拿地超過200億的房企就多達24家。

房企轉型早不是什麼新鮮話題,比如從地產、、、地產,到特色小鎮、海外地產,甚至到長租公寓等,擺在大家面前的共同問題就是,好像哪個行業都不賺錢,似乎很難找到新的。

但核心看,房地產企業發展模式依然依賴土地,而生存邏輯也依然是土地升值。這種情況下房地產轉型都只是幌子。

偉哥簡單的總結一下:

1:房地產企業不論改不改名稱,結果依然是房地產企業。沒有一家是真轉型。

2:雖然困難,但比其他實體經濟好過太多。特別是製造業

3:習慣了的高發展,其他任何轉型的目的都是為了廉價拿地,但難度越來越大,轉型的幌子越來越沒有用,與其轉型,不如把房子質量幹好,戶型打磨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