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金銀器的鑲嵌法具有什麼特徵?

青銅金銀器的鑲嵌法具有什麼特徵?

鑲嵌是指把一種或幾種物體嵌入到另一種物體內,這幾種物體的性質是不相同的。

青銅金銀器的鑲嵌法具有什麼特徵?

鑲嵌法出現時間較早,考古發現證明,最遲在夏代就已經出現。最初主要運用在青銅器的裝飾製作上,如鑲嵌金銀和金銀錯。

青銅金銀器的鑲嵌法具有什麼特徵?

鑲嵌金銀指在鑄造銅器的同時,在銅器表面鑄出凹槽,再嵌入金銀,利用它們與青銅顏色的對比構成裝飾圖案。

青銅金銀器的鑲嵌法具有什麼特徵?

金銀錯,也稱錯金銀,指銅器鑄造完成後,在器表用鏨刀等工具刻出凹槽,再嵌入金片或銀片,構成圖案或文字,最後用礫石磨平。

青銅金銀器的鑲嵌法具有什麼特徵?

鑲嵌金銀和金銀錯製作的器物多是以青銅為主體,金銀為裝飾,這種手法對後來金銀器的製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到了唐朝,鑲嵌法便開始大量應用於金銀器的製作上,即對以金銀為主體的器物嵌入寶石、珍珠等,文獻中稱為“寶鈿”,“鈿”便是鑲嵌之意。這種手法一直影響至今。

不過由於古人在運用鑲嵌法時多用白芨等自然物作黏合劑,天長日久黏合劑失效後,鑲嵌物品往往脫落不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