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優質波叔”,教你認清“大叔控”的真面目

《爸爸去哪兒》火了後,有網友調侃的把主題曲歌詞改成:寶貝,寶貝,我是你大叔,一生陪你看日出。一時之間大叔控的主題曲傳遍大江南北。

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女人喜歡可靠成熟的男性,對幼稚的、不成熟的男人沒有太多的感覺;而對有品位,有情調,生活品質高的男人愛的死去活來。例如,2018年中秋節大爆發的波叔人設崩塌事件。

曾經的“優質波叔”,教你認清“大叔控”的真面目

雖然,大叔控實在不算什麼新鮮詞,小說裡,韓劇裡,各色國內外的電影裡,都將大叔魅力無限放大,最經典的不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那個長在女孩兒心中的里昂大叔麼!什麼是大叔呢?就是有魅力的老男人才能稱之為大叔,沒有魅力的老男人最多叫師傅。

曾經的“優質波叔”,教你認清“大叔控”的真面目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生成為大叔控 ?

文藝的說法是:因為她和大叔在一起,是圖那一份成熟和保護,大叔將任性與不懂事留在了過往,把疼愛和包容留給了她,於是她有了即使天塌下也不會懼怕的安全感,有了鬧小脾氣和撒嬌的權利,而不是用大把的時間去教會一個男人如何包容、疼愛、理解和成熟。每個人女人心裡都住著一個不想長大的小孩,這個世界不會慣著小孩,可是大叔會慣著她,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大叔就是她找到的能讓她永遠不用長大的那個港灣。

客觀的說法是:一類表現童年父愛的缺失,當她尋找愛情伴侶時,也就很難屏棄自己的原始渴望;二類是父親從小呵護備至成長,小公主脾性的她希望在結婚後依然有一個男人擔當父親的一面為她遮風擋雨;三類想早日脫貧致富,情願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在自行車上笑,女人想找擁有更大房子的男人,以便為自己和後代遮風擋雨,更甚者圖奢侈品傍身、駕豪車開派對、過揮金如土的上等人的日子。

曾經的“優質波叔”,教你認清“大叔控”的真面目

此前一項社會學調查表明,在18~25歲年齡組的女性當中,有70%的女性有“大叔控”情結。但是,調查亦表明,被調查的女性當中真正跟“大叔”談過戀愛的只佔17%,而結了婚的比例就更低,夫妻年齡差在10歲以上的只佔2.7%。那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真正成功的“大叔”仍屬“稀缺物種”,多數“大叔”表現平平,也就是個普通人。而讓那些“大叔控”的女性從一個表現平平的大叔和一個同樣表現平平的同齡人中選擇,她們大都還是選擇了同齡人。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趨樂避苦想走捷徑是人之常情,女人想通過結婚提高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大叔控”無可厚非,但是在滿足了生存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之下,金錢和幸福並不一定是完全的正相關關係。

如果你非“大叔”不可,那我建議你做一場穿越的夢,回到數千年前的男權社會。因為在那些個年代,女人十五六歲就可以嫁給而立之年的人為妻為妾,再也不用在當下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做“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美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