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在窮的時候,讀懂4句話,福氣自生,路越走越寬!

人窮的時候,往往能夠明白很多,看清身邊哪些是真朋友,哪些是真小人。但其實在人窮的時候,我們最不應該的就是怨天尤人,最窮的時候,不是怎麼對待別人,而是怎麼珍惜自己。窮不是問題,難不是問題,不努力才是最大的缺點。

所以越是在窮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注重的就是修身,只有不斷認識修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才能夠不斷完善自身,成為更好地自己。今天給大家分享《道德經》中的4條修身秘訣,越是在窮的時候,我們越應該讀懂這4句話。

《道德經》:人在窮的時候,讀懂4句話,福氣自生,路越走越寬!

一、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釋義:重是輕的基礎,靜是動的本源。

輕重不分,喪失根本;遇事狂躁,失去判斷。太過浮華的社會迷亂了雙眼,我們來不及辨別方向,便已經卷入了風浪的大潮,我們來不及思考人生的意義。沉著,是心理素質也是品格境界與能力,沉住氣,靜為躁君。反之,輕率、輕浮、輕飄就沒有了根基,容易被推倒,拔起,顛覆,躁動、急躁、焦躁,則容易失控。

《道德經》:人在窮的時候,讀懂4句話,福氣自生,路越走越寬!

二、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釋義: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握有借據,也不向人索取,而沒有高尚品德的人會像收稅的人一樣苛刻。

越是在窮的時候,我們越要改掉向別人索取的毛病。沒有人有義務一直為你付出,只知索取,而畏於付出!多數人通病,人性的弱點之一。但是越是在這時時候我們更應該懂得,窮可以,但不可以窮的沒有尊嚴,沒有價值。你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財富,你付出的與收穫的往往成正比。

《道德經》:人在窮的時候,讀懂4句話,福氣自生,路越走越寬!

三、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釋義:聖人沒有這個毛病,是因為他知自己的錯誤所在,所以不去犯這樣的錯誤。是以不病。

人最大的無知就是不認識自己,尼采曾經說過:“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正確認識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對自己正確定位,我們要善於發揮自己的長處,努力向別人學習,彌補自己的不足。

《道德經》:人在窮的時候,讀懂4句話,福氣自生,路越走越寬!

四、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釋義:踮起腳跟想比別人站得高一些的人,但難以站穩;邁開大步想走得快一些的人,但走不長遠。

人在窮的時候,往往最喜歡做類似“一夜暴富”的美夢,但現實證明,無論是誰,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在逆境中,我們要保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不斷完善自己。寶劍還鋒從磨礪出,那麼偉人更是苦寒來。與其好高騖遠不如做好手頭事情,與其學習如何奸詐,不如學習大智若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