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到中年,做到4句話,消災避禍,福報自找上門!

到了中年,每個人都會經歷過很多事情,張愛玲曾經說過:“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中年是特別的年紀,人到中年,就要改善自己的心態,來面對世間的一切。

有一個正確的心態,才能夠有助於為人處世。今天給大家分享《道德經》中的4條處世秘訣,讀懂4句話,禍患自消,福氣自己找上門!

《道德經》:人到中年,做到4句話,消災避禍,福報自找上門!

一、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功成不居)

釋義:孕育了萬物而不佔為己有,幫助了萬物而不依賴它們,建立了功勞而不倨傲。正因為不居功,所以也不會失去什麼。

懂得功成身退才是順應天道,知退則飛鳥盡良弓藏,不知則狡兔死走狗烹,自古帝王莫不應驗。很多開國皇帝,多數都會殺掉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大部分功臣。能全身而退,如范蠡,張良,劉基者,寥寥無幾。正所謂“不居功,功自言”,懂得功成身退才是大智慧。

《道德經》:人到中年,做到4句話,消災避禍,福報自找上門!

二、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適可而止)

釋義:金玉滿堂,沒有人能守得住。富貴而驕橫,會自取惡果。

什麼是“適可而止”,通俗點來說就是凡事差不多就行了。也就是凡事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得當,凡事都要懂得一個度。但縱觀歷史,很多人都拿捏不好這個度,主要還是因為被慾望驅使,我們要做慾望的主人,慾望是無窮的,如果被慾望掌控,那麼就會招來禍患,懂得適可而止才是最好的做法。

《道德經》:人到中年,做到4句話,消災避禍,福報自找上門!

三、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看淡得失)

釋義:受寵驚喜而受辱慌恐,這是把災禍看得像生命一樣重要。

對於年輕人來說,看淡得失是不容易的,但是人到中年不能再像年輕時一樣橫衝直撞,中年後就會懂得,其實活著就是人間最快樂的事,其它的爭來搶去的,即使得到了也未必能夠長久擁有。好好活著,認真耕耘,得了不要大喜,失了也勿大悲。

《道德經》:人到中年,做到4句話,消災避禍,福報自找上門!

四、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雄守雌)

釋義:知道自己擁有強大的實力,卻保持著柔弱的品性,而安於卑下的地位。

​雌代表事物柔弱、安靜、平和的一面,雄則表示事物強大、躁動、剛強的一面,所謂“知雄守雌”就是在清楚自己強大能力的前提下,依然能夠保持柔弱的一面,不追求成功,就沒有人能打敗你;不追求財富,就沒有人能欺騙你;不追求名聲,就沒人能抹黑你;不想贏,就沒有人能讓你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