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的愛情論文~這才是真愛

一位社會學博士,在做畢業論文時被搞糊塗了,因為他在歸納兩份相同性質的材料時,發現結論相互矛盾。一份是雜誌社提供的4800份調查表,問的是:什麼在維持婚姻中起著決定作用(愛情、孩子、性、收入、其他)?90%的人回答是愛情。可是從法院民事庭提供的資料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在4800對協議離婚案中,真正因感情徹底破裂而離婚的佔不到10%,他發現他們大多是被小事分開的。

例如0001號案例:這對離婚者是一對老人,男的是教師,女的是醫生,他們離婚的直接原因是,男的嗜煙,女的不習慣;女的是素食主義者,男的受不了。再比如0002號案例:這對離婚者大學時曾是同學,上學時有三年的戀愛歷程,後來分在同一個城市,他們結婚五年後離異。直接原因是,男的老家在農村,父母身體不好,姊妹又多,大事小事都要靠他,同學朋友都進入了小康行列,他們一家還過著緊日子,女的心裡不順,經常吵架,結果就分手了。

再比如第4800號案例:這對夫妻結婚才半年,男的是警察,睡覺時喜歡開窗,女的不喜歡;女的是護士,喜歡每天洗一次澡,男的做不到,兩人為此經常鬧矛盾,結果協議離婚。

本來這位博士以為他選擇了一個輕鬆的題目,拿到這些實實在在的資料後,他才發現《愛情與婚姻的辯證關係》是多麼難做的一個課題。

他去請教他的指導老師。指導老師說,這方面的問題你最好去請教那些金婚老人,他們才是專家。

於是,他走進大學附近的公園,去結識來此晨練的老人,可是他們的經驗之談令他非常失望,除了寬容、忍讓、賞識之類的老調之外,根本沒說出愛情與婚姻的辯證關係。不過在比較中,博士也有一個小小的發現,那就是:一些人在婚姻上的失敗,並非是找錯了對象,而是從一開始就沒弄明白,在選擇愛情的同時,也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就是這種生活方式,決定著婚姻的和諧。有些人沒有看到這一點,最後使本來還愛著的兩個人走上了分手的道路。

據說,博士生導師就因為他這一小小的發現,使他通過了博士論文的答辯。 

博士生的愛情論文~這才是真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