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給高中化學穿上一件學生喜歡的糖衣?

主題:能否給高中化學穿上一件學生喜歡的糖衣?

筆者在2011年的時候曾經有一個設想,能不能把高中的化學知識改編成武俠小說或者其他學生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在當時成立一個學生社團來從事這方面的嘗試,並且有一些小品文類的作品,至今我還收藏者孫同學的兩篇:

1.那,興致……

那,淺淺的煤油底部,

那,深深的興致埋藏,

那,於清清水中,

有著急切的浮躁,

焦急的熔化,

於是,

歡樂的遊動,

盡興了,

嘶嘶的笑啞了,

盡興了,

拉來撿(鹼)的夥伴,

漲紅了臉。

你真神奇!

昔日,那,你銀白色發軟的身子呢?

哪兒去了?

噢,為了展示自己的性質,

光榮的犧牲了!

2.挑剔的Na

自打出世那刻起,你就換衣服,

唉,Na呀!挑剔著。

剛擦去沐浴時殘餘的煤油,

呵!那身銀白色的外套呢?

原來O2為他織(炙)了一件新衣裳,

無光了,

它就心急火燎地,

喊著,"要換(氧化)哪!要換(氧化)哪!"

火來了,空氣也來了,

那身銀白色的衣裳,

那身白色的衣裳,

瞬間冒出淡黃色的四射的光芒,

啊!真美,Na自我審視著,

可惜好景不長,

光不見了,白色的衣裳不見了。

當時我們遇到的困境時,理科出身的我的文采確實是差了一點,而思維活躍的這群孩子文化和知識的積澱欠缺,更讓人頭疼的是作為高中生的他們時間非常的緊張,這樣的事情還不能被大眾所接受,最後慢慢放棄了。

筆者當時視野也窄,後來當我讀到了《明朝那些事兒》才知道明史還可以是這樣的呈現方式;梁衡老師的《數理化通俗演義》2018年已經有15次印刷了;央視的那個光頭凱叔已經把知識百科做成了故事版《凱叔圖書館》,我兒子每日都在期盼更新的音頻節目……我想化學也可以成為他們那個樣子!

能否給高中化學穿上一件學生喜歡的糖衣?

學習要取得成功,興趣是個很重要的因素,全心的投入可以激發學習熱情併產生興趣,濃厚的興趣才能讓我們更加投入其中,這就成了一個悖論。先有興趣還是先能全身心投入,作為教師的我一直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就如同一個小朋友他內心也知道,生病了需要吃藥,但是藥又太苦了,很少有小朋友會非常高興把他喝掉,但是當這個藥片外面披著一層甜甜的糖衣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們是否可以給高中的化學課程添加一層糖衣呢?我想是可以的!

能否給高中化學穿上一件學生喜歡的糖衣?

我們平時學生學習的課本在不同的教師手裡會出現不同的呈現方式,細細品來他們也是被穿上了不同的衣服,只是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讓這件衣服能足夠的迷惑住學生,能讓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我們要像當年明月、梁衡老師、光頭凱叔一樣讓化學知識更加的生活化、情景化、通俗化。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從教師的角度來思考,能為相對晦澀的理科知識披上一層甜甜的糖衣,一定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自然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得到相應的體現。

能否給高中化學穿上一件學生喜歡的糖衣?

為不同的化學知識尋找更加合適的糖衣,這將成為教育生涯中的首要任務。同時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

一家之言,對"如何才能把化學知識處理的讓學生喜聞樂見"您怎麼看,留言區見!

2.文中配圖除特殊標註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侵權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