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4期

《雅安教育信息》第4期

《雅安教育信息》第4期

編者按:近日,省教育廳、省人社廳表彰全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我市雨城區教育局、名山區新店鎮初中、蘆陽二小被評為先進集體,黃有剛等5名教師被評為優秀教師,宋如偉被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現將獲獎單位和個人的先進經驗和事蹟予以刊發,以供學習參考。

用愛心托起折翼的天使

雅安市第一特殊教育學校高級教師、校長 黃有剛

抓修建,從教師變成建設者

學校建於2011年,是全市唯一的一所對智力、聽力障礙的兩類殘疾兒童實施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的學校,被列為全市5.12災後恢復重建重點工程,在學校修建過程中,現場監督協調,短短一年半時間,建成教學樓、學生宿舍樓、食堂和塑膠運動場等教育教學及附屬設施。為及早投用,爭取到相關部門、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建成高標準的多功能教室、律動教室等各類功能室,為所有教室配備了電子白板等多媒體設備,新購圖書1500多冊、生均達到10冊,投資45萬元修建完善了教學樓內基礎設施及校園環境,為殘疾兒童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抓管理,從教師變成引路人。

堅持以愛心、真心、耐心、恆心、細心對待每一個孩子,堅守教學一線,掌握每一名殘障兒童學習生活情況,並制定教育教學計劃和個別化訓練方案。對不能到校上學的重度殘疾兒童,制定送教上門方案,定期開展送教上門,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強化與四川農業大學、雅安職業技術學院、移動公司、多背一公斤公益組織、微笑圖書室等溝通聯繫,精心設計各種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成長提高、受教育,取得了明顯效果,每年六一節學生製作的美術作品百餘件,其中聾教班學生的繪畫作品獲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幻想畫年年獎項;在全區學校藝術節匯演中,聾教部學生參演節目獲得特等獎。

抓幫扶,從教師變成募捐者。

為了把學校建成殘疾兒童的溫馨家園和成長樂園,爭取各方支持,多渠道開展關愛幫扶。建立校內幫扶機制,全面摸清困難學生家庭情況,制定幫扶措施,建立幫扶檔案,開展師生結對幫扶活動,加快困難學生成長步伐。暢通校外幫扶渠道,近年來,先後爭取到港澳援建資金200餘萬元用於設備採購,中宏集團捐贈32萬餘元用於採購設備和補助學生生活費,北京藝能基金會捐贈10萬元用於教師培訓和學生康復。近五年來,重慶華巖文教基金會每年為我校30名困難學生分別資助1000元。市關工委向學校捐贈學生校服、學生床上用品、學習用品2萬餘元。利用教師節、兒童節等節日開展各種“關愛特教”活動,展示學生才華,受到廣泛好評。

用愛心,助幼苗茁壯成長。

殘疾學生與正常的孩子相比有許多不幸,看在眼裡、痛在心裡。學校有家境貧寒的學生,自己掏錢給孩子買新的衣服等。主動承擔起住校生管理工作,每天晚上守護孩子們直到深夜。教的課程是生活語文,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常常用極其誇張的表情“上課”,每天花很多時間加強自我訓練,將空洞的理論知識生動地講授給孩子們。一個正常孩子幾分鐘就學會的東西,這些特殊的孩子可能學一兩個月,甚至是一兩年,但當孩子們進步了,所有的辛苦都化為了點滴幸福。對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來說,最大的驕傲是可以讓孩子們真正站起來,融入社會、正常生活。

近年來,學校吸納了全市153名特殊兒童入學就讀,受到廣泛讚譽,先後獲得雨城區三八紅旗手先進集體,雨城區六好基層關工委,雅安市自願者服務基地,雅安市第30屆科技創新大賽先進集體,四川省助殘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多名教師獲得省、市、區“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雅安教育信息》第4期

愛與責任——教師的靈魂

雅安中學教師 李永安

《雅安教育信息》第4期

忙,是我工作的真實寫照。

作為高三年級數學教師,不敢忘記一天天逼近的高考。有學生掉隊了,我要及時為他補課,帶他一同前行;有人冒進了,我要給他加壓,讓他知道前進道路上沒有任何捷徑可言。我上了兩個文科班的數學課,文科學生在數學方面有些弱勢,但他們無一不把數學作為自己拿分的一個科目。學生重視,老師豈能示弱?所以,我必須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面前。作為高三年級的班主任,我不敢怠慢我的學生。每天,我必須第一時間趕到學校,不斷地給予他們安撫、疏導、鼓勵和讚歎,我隨時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繫,讓來自親人的慰藉不斷鼓舞孩子們的鬥志;我時刻關注他們的衣食住行,使他們保持良好的體能迎接艱苦的戰役;我要利用一切閒暇時間陪在學生身邊,盡一切力量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作為學校辦公室副主任,我不敢讓學校工作出現斷檔。在日常管理運行中,學校所有的聯絡、接洽、接待、引導、服務以及各部門之間的銜接、協調等工作必須有人去做,我認為我就是最該去做這些事情的人。在那長達7年的日子,學校層面的工作中,幾乎都能看見我的身影。

累,是我內心的真實感受。

三條戰線作戰。我給自己下達死命令:在每條戰線上,李永安,你必須是衝在最前面的。為了這句話,不要說幫做家務事了,一個星期連孩子的面都見不上幾次。我每天回到家裡,身子就像是散了架似的,原本認為繁重的工作應該讓自己逐漸發胖的身體瘦下來,權當是免費減肥。想不到,肥沒有減下來,病痛卻找上了我,患上了甲狀腺疾病。該病最需要的就是休息和保養,因為持續勞累,好幾次,已經明顯好轉並得到控制的病痛又復發了。

不計報酬工作。七年來,仗著自己年輕,個頭也挺壯實,我總是把最苦最累的工作攬在手裡。工作頭緒多、任務重、壓力大,我只有靠延長工作時間和加重工作強度來做事,從不敢輕易停下休息。可以說,兩年來,我有一半以上的業餘時間都在加班。

實,是我追求的人生境界。

“因自己的存在讓人們感到幸福”是我的班訓,同時也是我的座右銘。每當看到班裡的學生在校園裡健康陽光地成長;每當聽到同學們在我過生日時一句句祝福的話語;每當感受到大山裡的孩子因為升入大學而使整個家庭充滿希望……我的忙和累瞬間化作了幸福和快樂,內心感受到的是充實與踏實。因為我的付出沒有辜負孩子的父母走幾十裡山路到學校來對我的囑託,沒有辜負社會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殷切期望。

我熱愛教學工作,因為我有責任讓我的每一位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我熱愛班主任工作,因為我有責任讓我的每一位學生取得長足的進步。做一個教育行者是我一生所追求的生活狀態,也可以說是我的人生境界,其動力源泉就是我心中永遠揣著一份對教育不能割捨的愛,肩上永遠扛著一份對學生不能放棄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