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對於區塊鏈行業來說,2018年無疑是熊市之年,失望多於期望,投資者的信心隨著比特幣的價格,一同跌入谷底。

但是,2018年也是去偽存真的一年,是正本清源的一年。經歷了多年“野蠻生長”的區塊鏈,需要一次冷靜甚至是殘酷的反思,才能更好前行。

小金梳理了2018年區塊鏈領域值得關注的頭條新聞,並以時間為順序進行展現,算是對區塊鏈的一個年度總結。本期梳理的是國際新聞,故稱“國際版”。

一月

1、 卡巴斯基聯合創始人:比特幣是美國情報機構的一個項目

在近期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殺毒軟件卡巴斯基聯合創始人娜塔莉亞·卡巴斯基(Natalya Kaspersky)發出驚人言論:

“比特幣是美國情報機構的一個項目,旨在為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在不同國家的情報活動提供快速資金。這項技術是“私有化的”,就像互聯網、GPS和TOR一樣。事實上,比特幣就是美元2.0,其匯率是由交易所所有者控制的。”

娜塔莉亞的腦洞還不如如此,她還說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並不是單獨的一位程序員,事實上,他是一群美國密碼學家的化名。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娜塔莉亞·卡巴斯基

點評:娜塔莉亞是俄羅斯科技安全領域最知名的人物之一,按說她不會在公開場合信口雌黃。不過,如果真的是美國政府創造了比特幣,那麼其對比特幣的管理能力可是不敢恭維。

2、Coincheck證實被盜價值近5億美元的新經幣

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check於1月26日證實,東京當地時間下午,該交易所服務器遭遇黑客攻擊,共計5億新經幣被黑客盜去,在發現資產失竊之後,該交易所暫停了新經幣的交易,隨後又暫停了該交易所上其他十幾個幣種的交易。

根據市場價計算,這5億新經幣目前的價值大約為4.2億美元,相比Mt.Gox遭竊時的比特幣總價值還要高出8000萬美元(以當時幣價計算)。

點評:2014年Mt.Gox被黑客入侵,平臺比特幣被洗劫一空,這一事件對加密生態系統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從此以後,各大交易所的頻發加密貨幣被盜事件,安全問題也加深了市場的擔憂。

3、高盛致高級客戶:比特幣泡沫遠勝“鬱金香”

1月23人,高盛私人財富管理部門發給高級客戶一份文件中,其中對“投資加密貨幣”發出了風險警告。

在這份長達108頁文件中,高盛提到了17世紀的“鬱金香泡沫”以及本世紀之交的“互聯網泡沫”,認為比特幣泡沫遠勝這兩種泡沫。然而,他們也繼續關注了企業公司的股票價格暴漲與加密貨幣領域之間的聯繫。

點評:17世紀初,鬱金香被歐洲貴族瘋狂追捧,一株“還不錯”的鬱金香的價格相當於13~14頭公牛。高盛用鬱金香泡沫比照當時的比特幣,足見其認為比特幣風險已經高到何種程度。不過從後續走勢看,高盛的擔憂成真了。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二月

1、委內瑞拉總統:全國政府服務都必須接受加密貨幣支付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as Maduro)日前要求,該國領事館以及其他服務機構和加油站必須接受所有加密貨幣支付,包括他們自己的石油幣。另外,他還宣佈發行另一種加密貨幣,以黃金作為支撐。

另外,馬杜羅還要求制定一份指南,用於引導國內旅遊者接受委內瑞拉加密貨幣或任意虛擬貨幣。

點評:近年來,委內瑞拉飽受超高通脹的困擾。有機構預測,2018年末剛過通脹率可能達到1000000%。依靠相對豐富的石油資源發行石油幣,在馬杜羅看來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2、IMF總裁:全球加密貨幣監管趨勢不可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表示,全球加密貨幣納入監管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拉加德說,IMF對加密貨幣的擔憂主要源於其在非法金融活動中的應用可能,並表示:

我們正在積極從事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募資活動。而加密貨幣的出現更加堅定了我們打擊這兩項犯罪活動的決心。

點評:IMF為加密貨幣跨國際監管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月

1、美國80家加密貨幣公司收到SEC傳票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傳喚了80家加密貨幣公司,包括Tech Crunch創始人邁克爾·阿林頓發起的價值1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基金。由於市場吸納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SEC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調查有關加密貨幣的信息。3月初,SEC就新的數字貨幣項目發出了大量的傳票。

點評:針對80家公司的調查預計將持續至少一年。該事件被視為美國規範ICO行為的重要信號。

2、立場180度大轉彎!法國監管機構將立法使ICO合法化

法國當地新聞機構3月15日報道,法國金融市場監管局準備出臺相關法規使首次代幣發行(ICO)合法化,以鼓勵新型融資方式在該國的發展。

四月

歐盟22國簽署《區塊鏈共同宣言》

4月10日,來自數字與電信領域專業人士齊聚歐盟委員會,共同商討推動創造一個“數字化強盛的歐盟”。

會議的主議題之一,是確保歐洲“抓住轉型區塊鏈生態系統提供的所有機會”。這一雄心包括在現有領先舉措的基礎上再接再厲,集中力量,進一步合作採取具體行動,建立歐洲區塊鏈基礎設施,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

點評:歐盟對區塊鏈數字化的重視程度,不亞於我國的“數字強國”戰略。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五月

1、巴菲特股東大會:加密貨幣的結局會很糟糕

5月5日,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東大會在美國奧馬哈拉開帷幕。針對關於加密貨幣的提問,“股神”重申了他一直以來對加密貨幣的負面評價:加密貨幣是沒有生產力的資產,不像土地或公司一樣產生價值,只能依賴其他人用更高的價格接盤。加密貨幣的結局會非常糟糕。

點評:巴老爺子算是和加密數字貨幣卯上了。不過,即便加密貨幣前景撲朔迷離,但目前來看,它依然是一種典型的“投機工具”。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2、360發現EOS“史詩級”安全漏洞,BM譴責其製造恐慌

5月29日,360公司旗下伏爾甘(Vulcan)團隊發現了EOS的一系列高危安全漏洞,稱該漏洞“可直接控制和接管EOS上運行的所有節點”。

EOS開發者BM於當天深夜回覆:在360官方發佈消息前,該漏洞已被修復,並譴責360方面其製造恐慌。儘管並未發生實質安全事故,但EOS價格在市場恐慌情緒中持續下跌,全球市場平均跌幅達8%。

點評:由於由於時差原因,360發佈消息時,EOS技術團隊無法及時回覆。於是,一個已被修復的漏洞就這樣發酵成了月度新聞頭條。

六月

EOS主網正式激活,前21個節點已出爐

6月15日凌晨1:50分,EOS主網區塊鏈投票率成功超過所需要的15%,確定了第一批維護這個分佈式網絡的個體或實體名單(區塊生產者),從而為EOS長達數週的主網啟動工作畫上句號,這也是加密貨幣市場有史以來最複雜的一次。

至此,EOS主網的正式運行也確保了EOS創建公司Block.one的軟件可以使用。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七月

1、5國建立聯盟,打擊加密貨幣稅務犯罪

美國和英國稅務機關領導並建立了一個旨在打擊跨國金融犯罪的國際聯盟,包括打擊加密貨幣方面的稅務犯罪。

新聯盟名稱“全球稅務執法聯合機構”(J5),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五國稅務機構與海關組成。

點評:跨國甚至跨州合作,是2018年區塊鏈全球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徵。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2、加密數字專家向巴菲特宣戰:豪賭630萬美元

來自澳洲的某加密貨幣人士(他選擇匿名)通過網絡與打賭,5年後比特幣的價格將會超過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價,賭注是850萬澳元,約合630萬美元,如果預測成功,他將能得到12億澳元。

不過,當時比特幣與伯克希爾·哈撒韋288000美元的股價相比,差距達45倍。

點評:2018年,向巴菲特下賭注戰書的不止上面這位老兄,只不過他的賭注最大,也最受市場關注。不過尷尬的是,巴菲特並未理會他。

八月

1、低調佈局ING,谷歌儼然成為區塊鏈技術第二大投資者

區塊鏈投資銀行NKB集團表示,谷歌已成為區塊鏈技術的第二大投資者(第一大為日本金融巨頭SBI)。

報告顯示,儘管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否認谷歌宣佈收購區塊鏈公司,但它已投資了例如Gyft、Ripple、Blockchain等行業頭部公司。NKB集團表示,許多人相信谷歌計劃在其雲託管業務中使用區塊鏈技術。

2、BCH面臨分叉危機,澳洲中本聰致使社區混戰升級

由於對11月的協議升級產生了分歧,BCH這個誕生剛滿1年的加密貨幣可能面臨著分裂的風險。

與澳本聰關係密切的Calvin Ayre(BCH礦池Coingeek的創始人)表示:我們不會支持目前的更新,也不會投入算力運行那些接受那些更新的軟件。

點評:這番表態為日後BCH分叉與算力大站埋下了“不安的種子”。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九月

V神:行業爆炸性增長不再,千倍幣時代已成過去式

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在香港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

“區塊鏈行業已經發展到了可以看到天花板的階段。如果你在此時與受過教育的普通人交談,他們可能至少聽說過一次區塊鏈。這個行業中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再有機會發生1000倍的增長。”

點評: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初期的幣價增長主要依賴不平衡的供需關係,已經市場的炒作,但隨著紅利消散,動輒千倍的回報將成過去。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Vitalik

十月

Bug有點多,以太坊君士坦丁堡升級被推遲到2019年

原定於今年11月激活的這次硬分叉之所以要推遲,是因為開發者在測試網絡中發現了幾個代碼漏洞。因此,開發者認為下個月就激活硬分叉是不明智的,預計本次升級會推遲到明年1月底或2月。

君士坦丁堡包含了5個無法向後兼容的改進,小到代碼的優化,大到極具爭議性的功能,例如減少每個區塊的以太坊發行量。

點評:按照創立之初的發展路線圖,圖以太坊分為4個發展階段,目前正處於第三階段“大都會”的第二個小階段“君士坦丁堡”。此次升級將大幅提升平臺效率並進一步降低交易費用成,對於以太坊乃至整個智能合約的發展有著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

十一月

1、SEC主席:市場操縱擔憂未解決之前,比特幣ETF沒辦法獲得批准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Jay Clayton週二表示,在對市場操縱的擔憂得到解決之前,他認為加密貨幣ETF沒有辦法獲得批准。

“如何解決(操縱)問題,我沒有特定的路徑。在ETF獲得批准之前,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點評:比特幣ETF目前被視為潛在的大利好,不少專業人士相信一旦推出,能為比特幣市場帶來鉅額增量資金。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2、以太坊價格和算力均創新低,挖礦已不如直接買幣

以太坊算力降至發稿時的208TH/s,創下今年2月以來的新低,從8月份的297TH/s。同時,ETH價格已跌至151美元,自年初以來跌幅近90%。

以太坊失去第二大加密貨幣的位置已有多日。瑞波幣如今在第二大加密貨幣的位置上似乎越坐越穩。

市場認為BCH硬分叉成為市場暴跌“罪魁禍首”,此前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市場市值均創12個月新低。

十二月

1、中本聰回來了?8年之後再次更新,僅寫一個詞

在沉寂了8年之後,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P2P Foundation網站賬號突然進行了更新,不過只寫了一個詞:nour。

這一個詞引發市場熱議。一些人認為它是阿拉伯語,翻譯成光,但“光”在阿拉伯語中通常發音為noor。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本聰發佈“nour”之前,他添加了Wagner Tamanaha為好友,一位似乎是營銷專家的人。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2、 官宣!納斯達克將於明年上半年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

11月以來,一直有傳言稱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將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12月5日,納斯達克媒體團隊副總裁Joseph Christinat今日證實了這一消息,並表示,納斯達克的比特幣期貨將在明年上半年上市並面向市場推出。

點評:顯然,納斯達克並沒有被今年的熊市所阻礙。看起來,只要比特幣不消亡,納斯達克就一定要推出比特幣期貨。期貨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價值發現,尤其當比特幣下跌過度時,這個作用有助於幣價的反彈。

2018年區塊鏈頭條新聞盤點(國際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